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一 图二 名家书画原作因某种原因而破损,对其不得不做出修复性的“添笔”,本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那为什么要将其与“作伪”话题扯到一块呢?笔者个人的理解是:(一)既然书画已经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状态,那就应该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实行按质论价、诚信交易原则。作品有残破经由修补的,就要如实告知消费者并相应减价作售。但在现实中,因为艺术品的消费者以非行家占绝大多数,故经营者们向来都是按所谓的“...
上海博物馆藏《竹石图》 真迹《行书论书》局部 在书画收藏和投资中,古代书画是门槛最高的,所以也成为造假最为猖獗的一大“灾区”。目前国内拍场上的古书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迹尚不及十分之一”。 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恐怕应算其一了。之所以屡被造假,既因为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家喻户晓、充满传奇,画价不菲也是吸引造假者的根本原因。 ...
利用印刷技术炮制书画赝品的基本特点是不以手工造假,尤其是上次我们所揭示的“全部印刷”术那是百分之百地依仗机器;但万物都是发展的,随后又衍化出来一种机器与手工既分工又协作的“局部印刷”手法,则可称为书画造假的一大“创新”与“突破”。 本文要说的书画“局部印刷”造假法,纯粹是作伪者在总结了“全部印刷”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了使造假能随心所欲及让成品的外观更接近真迹而采取的近乎“因地制宜”的举措。...
书画鉴定主要是根据什么呢?把它归纳为五项,一个按,首先打开一件作品,看的是写在张上还是画在绢子或者是绫子上的,这是要判别一个作品的材质,材质是有时代性的。东晋的纸和隋唐的纸不一样,要是一个人说这个是王羲之的,你一看这个纸有30多公分高,其实那个时候没有这样的纸,近代的纸就是26公分高,到了唐代有李白的作品,我们故宫也有李白的作品,还有杜牧的诗,你看了以后会发现,那些书画的纸是27—28公分,人家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与潍坊市市长刘曙光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潍坊市博物馆联合承办的“艺术时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展”即将于8月31日至9月6日在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潍坊,自古就是文化艺术的沃土,书画底蕴尤其深厚。若论潍坊地区艺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精美绝伦的陶器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当推习...
8月30日,由中国国家艺术网和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协会联合举办的“迎中秋书画家联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国家艺术网的官网会员和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协会的部分优秀会员:戴泽、任之、赵长力、阮成森、李一静、郭涛、宋忠义、王治冶、邱少龙、谢成玉、宋子兴、张萍等四十余人出席了联谊会。 中央美院创院元老、中国油画第二代代表人物、画坛泰斗、93岁的戴泽教授题词 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协会主席王明焕致辞 ...
《景德四图》(部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 京阙之图(元刊本《事林广记》所载) 隆兴寺转轮藏阁(太平兴国七年(982)后建,河北石家庄) 灵岩寺御书阁(山东省,明代重建) 《海外书》(《戏鸿堂法帖》(万暦31年(1603)刊)卷十四所收) 《太白名山碑》(东福寺蔵) 《阿育王山广利寺宸奎阁碑》(宫内厅书陵部) 《明州阿育王山佛顶光明塔碑》(宫内厅书陵部) 宗峰妙超《关山...
2014年8月27日《霍广林书画展》在青州书画城如期举行。沈鹏先生为书画展题词。本次活动由上海国宝文化公司、星艺文化传媒、北京大唐中国投资联合举办。本次活动除了60件霍广林先生的作品外还有启功、黄苗子、刘炳森、黄均、戴泽、陈大章、黄正襄、马泉、朱运期、张政国等书画名家惠赠给霍广林先生的20余幅书画作品一并展出,也记录了霍广林老先生与老一辈艺术家间多年深厚的感情。 霍广林先生1933年出...
董其昌作品 只要悉心鉴赏与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人们便不能不提及到当执晚明画坛之牛耳的文人画大家、“华亭派”领袖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后期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闵行)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发奋用功努力,《明史》卷二百八十八中有传,称其“天才俊逸,少负重名”。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迁授编修。曾任当朝皇太子的...
真正的大学问家,其实心中是极坦诚的,不掩饰自己做人的本色,骨子里具有谦谦君子之风。唯原先生(筱明)字胤儒。一九八四年中英美术学院中国书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生性情洒脱爽直,文思敏捷,目高于顶,于中国书画艺术见地独到。无论他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实践,始终延续着一条纯粹的中国画的路线。他提出的《中国画血统论》在中国美术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他的治学实践中,自觉不自觉的遵循着中国文人的情愫——执着、勤奋、谨...
文人雅集 好古丹青 此次保利香港2014年秋拍古代书画专场将以明清文人作品为主打,旨在构建一个有品位及深度的古代书画艺术交流平台。明清书画流派纷呈,可谓一派兴盛气象。文人画自王维始,其后董、巨、李、范承之。宋李公麟、王诜、米芾皆从董巨得来。至元代有元四家黄、王、倪、吴承之。抵明清,文人画之发展到达顶峰,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人画家,如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征明,松江派董其昌,以及清初四僧等等。而明...
唐宋以来,上自皇帝下至文人雅士,古旧书画一直是争相搜集、宝藏、鉴赏的重要艺术品。尤其是字画,不但蕴藏着强烈精英意识的"文人画"概念,即寥寥数笔则意境深远,还包涵各朝通货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也就是便于携带、价值较高。 而书画自从有了传播知识、愉悦身心、濡养情操的艺术观赏功能后,便进入了流通领域,流通便产生了经济价值。因趋利所然,出现了作伪兜售世人、鱼目混杂、指鹿为马的现象。相应地,各朝各代为数...
命运坎坷的千古画僧 1644年的“甲申”之变,不仅终结了明三朝270多年的统治,更使—个人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痛苦的骤变,此人便是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顶峰的千古奇才——八大山人。由显贵的帝胄王孙,沦落为无靠的流离之身,反差是如此悬殊巨大。国亡家败彻底改写了八大的人生轨迹,使其最终遁入空门,隐于山林,潜心书画,写苦闷之心,寄难展之志,抒亡国之恨。改朝换代无情地改变了八大的人生,却成就了其特立独行...
日前有人持一幅旧画求鉴,画标签是“陈淳道复先生百寿图”。开卷视之,在画面右下的树杆旁有牡丹两株,画面中部有藤萝缠绕于树杆,画两只绶带鸟落于稀疏的枝头上,树杆及树枝皆用水墨画成后略施淡色,树叶用没骨点染法点之。右上方有隶书题“百寿图”三字,接下有行书一行“画于竹报平安馆”,再下有草书“陈道复”三字,下钤“陈道复印”白文印和“白阳山人”朱文印。 陈道复(1483~1544)是明代中晚期大画家,...
图一 图二 此次专讲“内容删减”式的“相对克隆”造假法,这得先从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说起。书画名家每完成一件书画,需要的并不是“像”某人作品或具体那件母本,而只要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欣赏规律性,即视感“完整”便可。不论学术还是收藏标准都并未“约定俗成”要写几个字或画多少内容才能算“正规”作品。因此,这几乎就是书画作伪者可钻的一个空子。 事实上,造假者只要去找出自认为有把握作伪的某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