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方文山:你看我们像吗?(设计台词) 前日,周杰伦的金牌搭档、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在个人微博秀出一张半跪状秦始皇兵马俑照片,相貌表情都与方文山十分相似。方文山自我调侃“穿越”了2200多年,并戏言:“难怪我右膝多年来一直隐隐作痛”。对此网友大吃一惊直呼穿越,“真的不是PS吗?”“太不可思议了,在古代有一个和自己一模...
干练的发型、简单的穿着……他是一个执着于挖掘莱州历史的中年人,在莱州市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说起“那个研究秦始皇崩于莱州的人”,大多数人就会恍然大悟。他是王永和,今年49岁 。“做一个守望者 ,让更多的莱州人知道故乡的历史典故 、文化传承”是王永和一直以来的心愿 。 □一文掀波澜 秦始皇会不会崩于莱州境内 ...
据新华社消息今年在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内新发现的3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目前已被全部清理完毕,正在实验室受到有序的修复和保护,相信不久会与人们“见面”。 据了解,1999年考古人员在一个新发现的陪葬坑中试掘出土了11件陶俑。它们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下身有裳(古代称上衣下裳),多数上身赤裸,肌肉发达。经修复后,发现陶俑举止神态各异,有的像持竿人,有的像角力者,其打扮具有明显的汉...
日前,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知,今年在俗称的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内新发现的3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目前已被全部清理完毕,正在实验室受到有序的修复和保护,相信不久会与人们“见面”。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1999年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一个新发现的陪葬坑中试掘出土了11件陶俑。它们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下身有裳(古代称上衣下裳),多数上身赤裸,肌肉发达。经...
9月11日,今年在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内新发现的30余件 “百戏俑”,目前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正在实验室接受有序的修复和保护。主持百戏俑坑考古发掘的秦始皇帝陵考古队副队长张卫星说,经过紧张有序的考古清理和现场保护,今年新发现的30余件百戏俑目前已全部从坑中移出,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对其进行实验室保护,以保留更多的考古学信息,同时展开的修复工作,有望让其展现出“具体形象”,从而推动秦俑、秦文化的研究。早在...
新华网西安9月11日电(记者冯国)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知,今年在俗称的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内新发现的3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目前已经被全部清理完毕,正在实验室受到有序的修复和保护,相信不久会与人们“见面”。 据了解,考古人员在1999年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一个新发现的陪葬坑中试掘出土了11件陶俑。它们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下身有裳(古代称上衣下裳),多数上身赤裸肌肉发...
青铜鹤 镇馆之宝 资料提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文:记者金叶 2000年,在秦陵外城东北角约900米处,考古队发现了一座陪葬坑。它面积978平方米,平面略呈“F”形,是一个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的陪葬坑。坑中出土了46件青铜水禽,其中天鹅20只,鸿雁20只,鹤6只。它们都与实际大小相同,动作姿态多种多样,个别铜禽身体上还能看到清晰的彩绘痕迹。...
(记者 冯国)记者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投入达7.7亿元人民币,占陕西近5年大遗址保护经费投入的“半壁江山”。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说,过去5年间,陕西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50余项,各级财政投入经费15亿元,包括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在内的3处大遗址入选中国国家文物局首批1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通过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
铜车马 秦始皇兵马俑目前已出土陶俑千余件,预计存量可达到8000件。在这浩大的铁骑兵团中,迄今为止,却仅仅出土过1组两件彩绘铜车马,极其稀有外加华美异常,堪称秦陵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1980年,在兵马俑面世4年之后,这两件铜车马在秦始皇陵边出土。发现时,它们被一前一后地排列放置在地下7米的一个长方形的陪葬坑中。因为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方面的局限,铜车马并没有做成当时实用车的大小...
铜车马 文: 记者金叶 资料提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马俑目前已出土陶俑千余件,预计存量可达到8000件。在这浩大的铁骑兵团中,迄今为止,却仅仅出土过1组两件彩绘铜车马,极其稀有外加华美异常,堪称秦陵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1980年,在兵马俑面世4年之后,这两件铜车马在秦始皇陵边出土。发现时,它们被一前一后地排列放置在地下7米的...
为庆祝香港回归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5周年,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由陕西省文物局和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一统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恒国度》文物展览于2012年7月24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长林郑月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刚、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7月26日,考古人员在对古桥进行考古挖掘 经初步考古勘探表明,考古专家确认在西安市北郊新发现的秦始皇时期的大型桥梁,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它主要由众多巨型木头和部分石块构筑而成,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这座长约300米、宽达20米的巨型木桥...
熟悉了古罗马时代的高大石桥建筑,谁还会在意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桥梁科技?而今中国专家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一座秦始皇时期已存在的跨越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木桥,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毓芳告诉记者,这座举世罕见的木桥的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
“始皇东巡”群雕未损毁前 群雕里马腿被砸断,车夫底座被毁;建筑墙壁被乱涂乱画;石俑像手臂不翼而飞……日前,有网友反映滨州三台之首、八景之一的秦皇台景区人为破坏严重,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原来自去年10月景区易主后取消门票收费,疏于管理,导致景区遭到个别人破坏。不少游客呼吁应该加强保护。 现状令人痛惜 群雕面目全非景区垃圾遍地 7月1日下午,记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