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一号”的宋瓷 近日,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日,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悉,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自1987年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打捞上岸,沉睡海底800多年...
“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胎与釉均薄如纸,有月白、粉红、粉青、大绿、油灰等色,当时月白为上,粉青次之,以后变为粉青为上,月白次之。器物多为开片纹,以冰裂纹为上,梅花纹次之,细碎纹为下;开片纹有带黄黑线的为上品。釉斑则以鳝鱼血为上,墨纹次之。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
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前期,正是南宋政局动乱期。宋高宗赵构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后,到定都临安(杭州)前后的10多年时间内,女真族仍没有停止他们野蛮的掠夺战争。随着金兵铁骑的长驱直入,南宋政府选择了唯一出路-逃亡。于是从河南商丘至建康(南京)、扬州、杭州、绍兴、宁波,直至入海至温州、台州,最后返越州(绍兴)、杭州。一路颠沛流离,风云难测。朝廷如此,民间的动荡更甚,...
经过近20个月的考古发掘,山西新绛绛州州署遗址考古发掘告一段落。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说,出土文物包括瓷器、陶器、古钱币等。其中,北宋铁质钱币出土颇丰,目前发现的数量在1.2万枚以上。 据介绍,山西绛州州署遗址位于新绛县城西一处高崖之上,现仅存一座元代风格州署大堂和明清时期修建的二堂建筑。其中,州署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负责人王...
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2日透露,自去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金器107件,漆木器11件,铜钱5000余枚,残损标本2100多件,另有少...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此天造之物说的是被后人尊为五窑之魁的汝瓷。关于汝瓷的来源一直有着美好的传说,版本之一便与宋徽宗的梦有关。 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醒后他要求造瓷“雨过天晴云破处”,发誓要让工匠烧制出这样令其着迷的瓷器,最后汝州工匠技高一筹,从此,世上多了一种传世瓷器——汝窑瓷器,天青色釉也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事实...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重要的窑口除了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以外,还包括河南的鹤壁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登封曲河窑,以及江西的吉州窑等。这其中,磁县的磁州窑烧造时间最长,瓷器品种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是其他诸窑口的集大成者,其产品也令其他一批瓷窑相继模仿。现下,通常说的磁州窑器主要指的就是河北磁县的出品。在这个窑系之内,烧造的瓷器以黑瓷、白瓷、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几个瓷品...
宋青白瓷刻花太子玩莲纹碗外形 高7.5厘米,口径20.7厘米,底径5.5厘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在四方各行七步,且步步生莲花,基于这样的传说,我们看碗的周围,用婴孩(也就是太子)、莲花作装饰,不但呼应释迦牟尼的故事,又寓意传统的“连生贵子”。这个碗的图案,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所谓“半刀泥”法刻成,纹饰简练流畅,生动有趣。
湖田窑白瓷碗 此只白瓷碗属宋代影青白瓷工艺,影青白瓷以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领衔。所谓影青白瓷就是因其釉色白中闪青而名。 此碗呈椭圆折腰形,釉质坚致腻白,釉面滋润,釉光如玉,不开片。碗口沿缀弦纹一圈,接下为菊瓣装饰纹一周,内置平躺头尾相左双鱼一对,双鱼间荷莲与水草。工艺是常见宋代模印法,但纹饰恣肆、线条流畅,迎光照之,菊瓣、双鱼、荷莲、水草透亮美奂,极富灵动和韵味。 碗露胎处呈淡...
这尊观音坐像高14.5厘米,身材颀长纤细,宽肩细腰,高梳发髻,头戴佛冠,脸型清秀,五官妩媚,相貌温和;着薄裙,身披广袖通肩外衣,袒胸露腹,璎珞飘带环披,腰腹间有飘带作结缠绕;右腿翘起,右臂自然斜搭膝上,闲散自在,悠然潇洒,端坐在一只上仰下覆倒扣相连自然而成的重瓣莲座之上。整座佛像及莲座均施青白釉,釉色莹润似玉,积釉深处色呈湖水深绿之色,细观釉面隐现冰裂之纹。此自在观音坐像,堆塑精细,端庄娴雅,神情...
1月30日,“天府遗珍——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展览在深圳市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5月3日。 此次展览将宋代晚期人们的生活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为市民了解南宋时期西南地区文化生活和经济贸易等提供了重要参考。笔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展出的宋代景德镇窖青白瓷和龙泉窖青瓷、奢华的金银器、复古的铜器都十分精美。 据悉,该展览由深圳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四川宋瓷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出包括...
明初,书家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兄弟最为著称。"三宋"中,宋克章草为明人之冠,影响亦最大,代表作有《急就章》、《孙过庭书谱》、《唐宋人诗卷》;而宋璲的篆书、宋广的章草,亦秀出群伦。"二沈"中,沈度楷书为最工,被明太宗誉为"我朝王羲之",行书亦流美脱俗。沈粲则工行草,下笔力度不凡。此外解缙的楷书、草书,李东阳的篆书、行草,均颇可观。 明中期,祝允明、文征明、王...
1月30日,四川宋代窖藏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A区)开幕,展览包括遂宁、德阳、简阳和什邡窖藏以及其他重要文物共200余件,许多重要窖藏器物以及四川博物院旧藏精品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将持续展出到5月3日。 此次展出的窖藏器物以酒器、花器、香器、食器以及文房用具等日常生活器物为主,造型大都简约素雅,意趣含蓄沉静。其中,遂宁窖藏代表性精品文物有50余件,精美的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
簪花仕女图上女子的服饰 商周商贵族讲奢侈,皮毛身上穿 商朝人多穿齐膝短衣,扎着裤脚。衣着材料除麻、葛外,已有十分细致的绸子。奴隶主贵族的衣服上,多织绣花纹,连腰带、衣领和袖口,也有花纹。贵族男子常戴帽子,有一种平顶式帽,到春秋战国还流行;汉代的“平巾帻”,就是从它发展而来。妇女多梳顶心髻,横贯一支圆骨簪;有的还在头顶两旁斜插两支顶端带小鸟形的玉簪。大姑娘梳辫子,小孩子则梳两个小丫角...
宋代婺州窑青黄釉卷草刻划纹盏 此盏高5.5、底径5、口径16厘米。敞口,口沿下施弦纹一道为饰,斜弧壁,小圈足。盏口沿下刻划卷草纹,内底刻划月华团花,外壁刻划扇骨,施青黄釉,盏足无釉。此盏刻划工整,釉质莹润,为宋代婺州窑所烧造“珠光青瓷”代表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