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前夕,包括康熙二龙戏珠碗、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在内的多件圆明园文物,在经过修复后首次向游人展露真容。一同展出的还有从圆明园出土的瓷器、玉器等完整文物,其中较为珍稀的有青玉老人山子、“花甲联芳”玉扳指、铜鎏金“金刚”等。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3月25日与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ldqu...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相关链接:叶廷芳:圆明园已被人杀死 复建是对文物的破坏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瓷器、石雕与青铜...
马自树理事长正在接受中国文物网的采访 2010年10月12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应约接受了中国文物网的采访,马理事长很亲切和蔼,理事长要去香港出差,时间很紧张,但依然依约等待记者的前来采访。采访中,对记者的问题耐心地解答,对圆明园文物修复及回流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文物网记者正在采访马自树理事长 马理事长为中国文物网题字
鲍玉珩教授 随着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圆明园也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的参观,对于一直以来圆明园存在的争议问题,例如圆明园兽首回流事件、圆明园文物及遗址修复等焦点问题,各方人士都表达了不同的呼声,其中不乏爱国的海外华人华侨。 圆明园兽首不值得用这么大量的资金买回来 爱国华侨美国北卡洛莱纳A&T州立大学艺术系终身教授鲍玉珩向中国文物网记者说对于中国海外文物的回流问题,比如说圆明...
中新网南昌10月13日电(何柳斌)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内分布着几幢独具特色的古老建筑,10月13日,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钟建安透露,这曾是国民党时期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也是中国近代一个集飞机制造、维修和航空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大型航空工业基地,目前学校正加紧维修保护,并希望将其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南昌市北京西路,目前分布有指挥塔楼、棚厂、维修车间、大棚车间、飞机跑道...
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 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在本次的纪念活动中,由中国文物基金会主持修复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那么在这次的文物修复中,有哪些技术的运用,克服的难点,以及有关圆明园外流文物的回流的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意义。为此,我们请中国文保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先生来谈一谈本次文物修复的一些情况。 瓷器、石雕与青铜器的修复技术是工作重心 中国文物网:圆明园罹...
10月11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自治区文物局和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协办的全疆博物馆专业人员纺织品修复培训班,在吐鲁番博物馆成功开班。 新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东西方多元文化积淀厚重,地上地下文物遗迹丰富。新疆出土的纺织品种类丰富、数量庞大。由于氧化、腐蚀、病虫害等原因,大部分纺织品出土时常常会破裂或失色,失去了其本来绚丽多彩的颜色。多年...
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展览之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把圆明园的绘画、景致以及一些老照片集中起来进行展览,第一站将抵达南京,随后将会在各大高校巡回展览。 今年10月18日,圆明园将迎来罹难150周年纪念日,系列纪念活动27日正式在此间启动。修复半年之久的150件圆明园文物将首次展出。这150件文物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持修复的,拟于明年对这些修复文物进行全国巡展。 文保基金会理事长...
上佳的品相、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一件件文物珍品风采宛然,几乎让人忘了它们出土时的破败不堪。 9月25日,在省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十几位文物修复师正忙着为文物做“手术”、“美容”,杜安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一只秦代青铜熏炉上锈迹斑驳,它患的是青铜器的“癌症”——粉状锈,“不及时...
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白佛村的宋代古墓考古发掘中,我省首次发现了陶棺(上图)和棺床。昨天,该古墓发掘完毕。据悉,8月上旬,因新密电厂二期中水管道工程途经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白佛村西,村民在开挖的管道深沟中发现了这座宋代古墓并发掘出陶棺,考古人员还在陶棺下发现一陶制棺床。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常建忠介绍,这种古墓形制和带有“龙首”的陶棺,在中原文物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据常...
圆明园在遭英法联军火烧时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清代皇室御用佛寺——正觉寺修缮复建主体工程8日正式在此间竣工。正觉寺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是圆明园的皇家佛寺,俗称喇嘛庙,百余年间历经变迁,寺内有圆明三园惟一的古树群,曾被改造成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的私人别墅、清华大学教职员工宿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京海淀机械制造厂等三家企业的厂址。正觉寺是研究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宗...
上佳的品相、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一件件文物珍品风采宛然,几乎让人忘了它们出土时的破败不堪。9月25日,在省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十几位文物修复师正忙着为文物做“手术”、“美容”,杜安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一只秦代青铜熏炉上锈迹斑驳,它患的是青铜器的“癌症”——粉状锈,...
支离破碎了150年,那些曾经精美的瓷器,终于带着累累伤痕重放光芒;栉风沐雨了150年,那些流散在北京各处的石刻终于回到了家,在圆明园找到了安身之所。碎瓷片今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从昨天起,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其中,以瓷器为主的出土文物展和以石刻为主的回归文物展均为首次举办,也最受瞩目。那些展出的石头和修复瓷器,仿佛在痛说着圆明园百年沧桑。3万瓷片拼出百件瓷器修复文物正式返...
中国网9月25日讯 记者今日获悉,持续修复了半年之久的150件圆明园精美瓷器,将于10月3日-10月31日首次以历史的真实面貌在圆明园出土文物展上亮相,以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 据介绍,这批精美瓷器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从圆明园现存的3万多瓷片中精挑细选,最终将有关联的瓷片,经过清洗、整理后拼接而成。康熙二龙戏珠碗、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等精品都将首次面对公众...
修复后的阳台山“善来金阶”龙头。 李瑞林 摄 阳台山古道“善来金阶”在历史上颇有些名气,但随着岁月流逝,古道的龙头部分严重毁损,昔日的铺路石料已经荡然无存。在阳台山老年公寓及300多名老人的努力下,3000多块古道旧石料被找回,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古道龙头今年又重现往日风采。 “善来金阶”即妙峰山古香道的中北道,最早只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路。清代同治年间,太监们为方便慈禧上香,重新修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