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8日,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600天之际,长三角第一个城市世博宣传周在苏州启动。同时,“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案例已通过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入选城市最佳实践区展馆案例,苏州成为了国内惟一一座有案例入选的地级市、惟一入选“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主题案例的国内城市。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注册类综合性世界博览会。届时,将邀200...
昨日下午,记者从宿迁市文管会获悉,正在改建的市区区府广场工地发现了古城墙。经专家确认,此段城墙为清康熙年间所建造的明清城墙,也是金柏年财富广场内明城墙的北扩段。该处施工目前已停止。 古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宿城区博物馆馆长、文管会副主任张萍萍告诉记者,目前已清理出城墙长约60米,根据其走向,向南延伸段被叠压在幸福路下(新华书店门前),向北延伸段被叠压在市府东路下(箭鹿广场与人防工程广场交界处)。已...
金州自汉代开始建立行政建制,拥有近两千年的建城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物遗存,给今天的金州古城地下考古发掘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源。最近进行的金州城永安门外永庆寺遗址的发掘取得了重要发现,金州博物馆日前展出了新发掘的部分文物。 据馆长王明成介绍,此次出土的文物是大连元新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施工时发现的,大连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安排金州古城址考古工作组负责抢救性发掘。经过5天的工作,在永庆寺原庙址取得了贔屃2...
记者昨日获悉,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计划三年内斥资人民币一点三亿元,对娜允古城进行保护与开发,再现孟连土司文化。 据介绍,娜允古城主体建筑是宣抚司署,宗教建筑是上城佛寺、中城佛寺、下城佛寺,周边还有大量傣族民居。二00六年,娜允古城被评为云南省“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为全面推进云南普洱“绿三角”旅游项目的建设进程,有效保护娜允傣族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从河南省偃师市文物局获悉,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商城遗址新发现一座古城门,为研究偃师商城的城市布局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城考古队发现的古城门,位于偃师商城西城墙的北段,距离偃师商城宫城大城西北角130米;城门门道东西长15.9米,南北宽3.35米至3.4米;城门由中间的门道和两边的木骨夯土墙组成,从门道的东西两侧下城墙之后,就是偃师商城时期使用的南北方向的道路顺城路,为...
位于吉首市峒河办事处桐木潭村七组,近日发现一处古城堡遗址。 该城堡坐落在该村后山的峨梨坳上,当地世居的住民习称为“城里”。该村现仍居住村民70多户,多姓石姓向,陈姓多是从外地移来的。走进“城里”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城墙毁损严重,杂草丛生,乱石满地,从废墟上还可以看见有不少青花瓷碎片夹在沙石之中。但北门保护良好,约有三丈长的墙体还清晰可观。该城...
“古城墙”成“古基址”? 文化层未见唐朝城墙 来源:海都资讯网 来源:海都资讯网 19日下午,备受瞩目的泉州南俊路北拓工程文物遗址考古提早结束发掘。昨日,考古人员已全部撤离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在对遗址进行“解剖”式的发掘之后,认为遗址是宋代建筑的基址,而非此前所猜想的唐代古城墙遗址。 考古现场的负责人,泉州博...
《南俊路千年古城墙重见天日》追踪 南俊路北拓遗址考古发掘结束后专家称 昨日,备受瞩目的市区南俊路北拓工程文物遗址考古发掘结束,考古人员考察后认为该处历史上曾是官员办公处,不是古城墙,但经过千年变迁已遭破坏,就地保护的价值不大。 本月6日,本报报道了市区南俊路北拓工程发现一段古墙,还从这段古墙遗址处找到唐末的古城墙墙砖和瓦当等文物,文史专家通过史籍相关记载觉得遗址所在地与唐末子城城墙所经过的位...
省文物考古专家在对古城墙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本报记者宗欢摄 8月18日,经省文化厅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的文物考古专家对古城址进行文物标本采样分析和实地考察论证,初步论定靖安县仁首镇内的九里岗古城址建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并发现了古城址、古民居、古墓群等3处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遗存。 九里岗古城址位于靖安县仁首镇与奉新县干洲镇交界处,北潦河南北支流在此交汇。城址呈长方形,分内...
昨日,经过“解剖”式发掘,泉州市区南俊巷北拓施工现场,仍未发现唐代遗物。也就是说,此前初步推测的南俊巷唐代子城墙遗址,仍未找到足够的证据。 昨日记者看到,现场已挖掘出一条长8米、宽2米的探沟,在这探沟内,按高低错位又先后挖出上下两条小探沟,其中下层小探沟、长约2米、宽约1米,高约1米多。省博物院考古所考古人员陈明忠介绍,目前下探沟已发掘了四层土方层,也即分为四个文化段,最...
近日,在靖安县仁首镇茂埠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古城墙遗址。 12日,记者在靖安见到了这一段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城墙。古城墙遗址位于茂埠村的一个丘陵上。婉似长龙的一道泥坎圈出一块足球场大小平地,泥坎上已长满树木和杂草,据介绍,这道长满树木和杂草的泥坎就是商周土筑古城墙遗址。在依然巍峨的古城墙的东、南、北三面,有三个豁口,据说这就是古城的东门、南门和北门。在东门口,城墙依然巍峨耸立,土墙断面泥土紧密,...
挖掘现场。 挖掘出的海蛎壳。 工作人员挖掘出唐代瓦当。 八月十一日,福建泉州在市区一施工现场发现的千年古城墙遗址,正在由考古人员继续发掘和清理。从发现一块有特殊纹饰的砖块开始,到遗址露出一段墙体,考古人员已发现了大量的瓦当、瓷器碎片、海蛎壳、贝壳和动物骨骼等大量唐五代的文物,为研究了解唐代泉州的城市建筑格局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考古材料。
备受各方关注的泉州古城墙发掘继续进行,昨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唐子城墙遗址轮廓已显现。 记者现场看到,十五六米长的遗址轮廓已显现,工人们正在继续挖掘,城墙遗址还在延伸。 “城砖、城墙保存较好,呈现南北走向。”泉州市博物馆馆长、泉州市考古队副队长陈建中说,城墙具体的宽度还有待确定。 据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市考古队队长陈鹏鹏介绍,“泉州古城址平面图...
泉州市区南俊路北拓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段古城墙遗址。经文物专家现场考察,初步认定是唐末子城城墙,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市民林先生日前经过南俊路北拓工地时发现一块有特殊纹饰的砖块,色调和大小极像古城砖,便向我市文史专家杨清江请教。昨日,杨清江和泉州市博物馆馆长、市考古队副队长陈建中等多名考古人员到现场勘察。经初步清理,这段古城墙的遗址残高近1米,厚(宽)约20米,残长有待进一步清理后确认。在这段古...
齐市考古工作近日传来喜讯:在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上,又一处金长城烽燧遗址被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处金长城烽燧遗址。 今年6月初,区政府副区长李柏春率领来碾投资风力发电项目的有关人员,到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考察时,凭着对访古游事业的关注和考古工作的敏感性,感到了这个山顶的残址和去年发现的金长城烽燧遗址有几份相似。为了慎重起见,李柏春决定对该处加以保护,暂不启动任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