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年一度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活动又将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为“丝路之夜”,各项活动均需网上预约门票,目前已开始接受预约。 今年的活动时间为8月5日至9日,展示“一带碧海育生灵,一路林川藏万物”的壮观景象。届时,北京自然博物馆将敞开夜场参观的大门,连续5晚举办主题活动,融合了各国风情文艺演出和具有博物馆特色的活动展演。4D影院还将举办外交使节见面会。
暑期将至,天津自然博物馆开启强力科普模式,缤纷活动相继开始。 具体为:“我爱自然,快乐探索”夏令营:7月14日至17日、7月28日至31日(周二至周五 9:00—16:30)共两期,每期四天。小讲解员暑期精品班:7月21日至7月24日、8月4日至8月7日(周二至周五 9:30—16:00)共两期,每期四天。自然之约创客空间:每周二至周五10:30、13:30各一场,主题:动物进化、两栖动物、神秘...
7月14日,以收藏和研究恐龙化石见长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捐赠的一件“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复原模型”。李晨韵摄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仅有两件,均产自江西赣州一带,且都是腰带和后肢部分,其中一件早已被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加上本次台方赠送了这一件,今后该馆就可以同时陈列展示这两件全球仅有的“孕妇”窃蛋龙标本了。
腹腔含蛋窃蛋龙模型 自然博物馆藏窃蛋龙蛋化石 7月14日,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馆长冯正雄专程来到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并将一个窃蛋龙的复原模型捐赠给该馆。 记者看到,这个模型的腹腔内保存了两颗恐龙蛋,说明窃蛋龙的两侧输卵管同时产出一颗蛋,类似于现在的鳄鱼,不同于现生鸟类只有单侧输卵管产蛋。因此,这件化石的复原模型,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据冯正雄介绍,该标本产自中国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
7月10日下午,浙江自然博物馆召开防台紧急会议,传达《关于全力以赴做好9号台风“灿鸿”防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馆上下高度重视防台抗灾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检查和应急准备。 会议全面部署防台工作,并成立防台工作小组,要求对全馆再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迅速做好应急准备,关闭门窗,切断部分电源,仔细排查藏品库房、配电房及屋顶露台各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岗值班,加强夜间巡查,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
参观区域展品密度过高、导视系统不统一等原因都会加重参观者的疲惫感 参观区域展品密度过高、导视系统不统一等原因都会加重参观者的疲惫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是由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耗时8年设计建造的城市新地标,秉承了“自然生态”的建筑理念,整体建筑通透性极佳,馆内空间与馆外景观相互交融,内外穿插,新馆在展品选择与陈列方式上进行了对老馆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内容丰富,在展览设施...
6月30日是我省第五个生态日,为了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环保的积极性,浙江自然博物馆推出了“一瓶一世界——苔藓生态瓶制作”主题活动。 本次生态瓶制作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于一体。同学们在科教人员声情并茂的PPT讲座中初步了解了苔藓这类植物的相关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实践,在玻璃器皿内利用小型蕨类植物、营养土、水苔、装饰石、星星苔藓等,组合出一盆苔藓微景...
6月29日本报报道了家住静海县的刘先生在家收拾院子,从烟筒里发现鸟巢及蓝色鸟蛋,经专家鉴定为棕头鸦雀所生,由于已无孵化条件,经本报联系,自然博物馆愿接收将其制作成展品展出。昨日,记者将鸟窝和鸟蛋送至自然博物馆,如果制作过程一切顺利,近期市民将会在自然博物馆看到这件新展品。 制作标本要一天时间 昨日上午,天津自然博物馆接收了鸟窝和鸟蛋,在对鸟窝和鸟蛋的发现地点及来源等信息进行记录后,鸟窝...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是由Perkins+Will建筑设计事务所耗时8年设计建造的城市新地标,秉承了“自然生态”的建筑理念,整体建筑通透性极佳,馆内空间与馆外景观相互交融,内外穿插,新馆在展品选择与陈列方式上进行了对老馆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内容丰富,在展览设施,展示方式等各个方面做出了不少创新。但这里要从参观体验与设计心理学上谈谈这座博物馆仍可以改进之处。鸡蛋里挑骨头,我们将从参观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体验...
6月14日,由民进浙江省委员会和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美术报》社协办,浙江开明画院、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华语之声》传媒承办的“我们在太行山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油画写生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二楼油画厅举办开展仪式。 本次油画写生展是该馆继推出“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抗战老漫画展”后,又一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展品来自浙江开明画院和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的于...
“小小讲解员”是浙江自然博物馆依托自身教育资源特色和优势,面向小学生,旨在通过普通话、形体、礼仪、陈列讲解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的学习和体验,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锻炼青少年自主学习、语言表达、与人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的体验性活动。 活动自2002年开始举办,目前共开展27期,前后有近千名小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深得家长的好评和孩子们的喜爱。活动教案纳入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编撰的《自然科学博物...
日前,省公安厅、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联合下发《浙江省公安厅等三部门关于对2014年开展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活动成绩突出单位予以表扬的通知》(浙公通字[2015]32号),浙江自然博物馆被评为2014年度“浙江省治安安全优胜单位”。 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浙江自然博物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全年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自博”为工作目标,逐级分解和落实安全责任...
日前,天津自然博物馆2015年“我爱自然,快乐探索”主题夏令营开始招募小营员。 本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其中包括雨天课堂、手工彩泥、美丽自然、展厅探索、种植时刻、走进活体蝴蝶园、花朵绽放、变废为宝、可爱的鸟儿等环节。通过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探索、发现,让他们了解神奇的大自然、有趣的动植物等;在不同的互动游戏中,锻炼孩子与他人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手工DIY中培养孩子的创新力、...
为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化石、了解化石,通过体验参与、亲手翻模复制出自己喜爱的古生物化石。5月17日上午,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都市快报在一楼大厅开展了“化石模型大家陶——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教人员为在座的同学们讲述了化石的来历,化石的分类,化石的形成及我们身边的化石等一系列化石知识。同学们饶有兴趣的开始欣赏化石,为下一步动手制作化石做好了充分...
5月14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走进了杭州市东新街道新颜苑社区,为1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和社区居民带来了主题为“吉羊如意”的科普活动。 馆科教人员将“吉羊如意”展览图版在社区文化长廊中进行展览。本次展出的内容深入浅出,老少皆宜。“吉羊如意图片展”由“自然界中的羊”、“人类与羊”以及“历史长河中的羊”三个部分组成,从科学的角度展示了羊的分类、分布、身体构造等内容,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释了羊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