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钱,陕西省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工程暨第二届诗歌节“诗之源”艺术工程在太液池遗址启动,1300年前曾经高岸环湖、绿柳成荫的太液池将重现于世。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和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工程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示范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该工程...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为了表示对孩子们问候与关心,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西安碑林博物馆于5月31日走进开通巷小学,来到同学们中间,为他们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碑林拓片和动漫图书《西西游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与开通巷小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校本教材开发、教学实践课以及校外辅导员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工作。此次,博物馆以&ldqu...
5月26日,唐懿宗的第三位公主普康公主失散多年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首次亮相,并首次合二为一。 去年2月,西安市一普通农民唐舍娃在东郊唐家寨附近拾破烂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有“唐故普康公主墓志铭”的石碑盖子,并将它上交给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研究人员发现,它与考古所里一块收藏多年的唐普康公主墓志铭竟是一套。据考古人员介绍,普康公主是唐懿宗的第三个女儿,...
为将自己喜欢的文物据为己有,古玩收藏家秦军(化名)挖空心思不惜铤而走险,结局可想而知。昨日上午,警方将追回的物品全部还给西影厂。 想骗租文物预谋落空 大专文化、48岁的秦军家住西安,非常喜欢收藏古玩家具。他家里不仅摆放着许多收集来的古玩,还存放着各种各样的鉴宝图书及资料。 2008年的一天,一些古玩收藏界的朋友闲聊时,有人说起,西影厂(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有演出用道具出租,其中有很多是文物...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9日将办理文物案件中追缴回的496件涉案珍贵文物,移交长安博物馆收藏。 这批文物包括直径50余厘米的陶罐,制作精美的瓷瓶、瓷碗,造型多样的铜镜,颜色鲜艳的唐三彩以及雕刻精细的佛像、银圆等,最早的是一件汉代早期铜器,距今已2000多年。 长安区公安部门此次移交长安博物馆的追缴文物496件,全部是2003年以来查获的。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为了纪念这场有着深远影响的运动,中心团组织举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中心青年座谈会”,会上广大青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五四运动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存亡民族振兴,不惜献出鲜血和生命,9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纪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南郊发现古墓葬群三百五十六座,其中元代成吉思汗时期「军事首脑」刘柏林家族墓地,是迄今为止陕西地区元代墓葬最集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存在时间仅近百年,出土文物相对稀少。今年三月,为配合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房地产建设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按规定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古墓葬三百五十六座,时代跨度从汉代一直到明代,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其中以元代刘柏林家族墓地的...
昨日记者获悉,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西安南郊一小区建设,按有关规定对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古墓葬356座,这些墓葬分布密集、类型多样,时代跨度从汉代一直到明代。今年3月以来,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截至目前已完成发掘20座,出土各类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骨器、金银器、瓷器等三百余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又以元代“军事首领”刘柏林家族墓地的发现最为重要,...
西安碑林博物馆60件秘藏书法珍品日前首次向公众展出,引起了书法界的强烈关注。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国碑刻书法的圣殿,所藏书法作品向来为世人推崇,碑林博物馆坐落于古城西安市的三学街,于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900多年来,经历代征集,入藏碑石近3000方,成为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同时,它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为了庆祝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三十五周年暨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同时也为了总结多年来秦俑博物馆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慕尼黑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工作,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俑博物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承办的“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3月23日在西安隆重召开。大会有来自德国、瑞士、...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二十四日宣布,发现于秦兵马俑一号坑、通长为两百八十七厘米的一件戟遗迹已修复成功,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件戟遗迹。 有关史料显示,戟为戈、矛合体之格斗兵器,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弓、镞、矛、戈、钺、戟等,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
图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对出土的秦俑进行彩绘保护。作者张天柱 为促进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俑博物馆、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在西安开幕。共有来自德国、瑞士、罗马尼亚等8个国家的96位学者出席,并在会议期间展示交流各自在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彩绘文物是对表面装...
3月2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在西安近郊的一座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组珍贵的隋代白瓷,其中一件接近半脱胎的瓷杯被专家初步认定为隋代邢窑精细透光白瓷,这是在陕西境内发现的第一例邢窑透光白瓷完整实物。 据出土墓志显示,这座隋代墓葬年代为隋大业四年(608年),出土物中以瓷器最具特色。所有瓷器均为白瓷,从出土的细颈瓶、四系罐等器形及釉色分析,与西安地区发现的隋代邢窑白瓷器...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继唐大明宫规模最大的门址——丹凤门遗址被发现之后,考古工作者近日又在其南宫城墙沿线发现三座城门遗址,分别位居大明宫正门丹凤门遗址的左右两侧。有关专家称,文献中记载唐大明宫共有十一座城门,截止目前,已发现了十座城门的遗址。 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城区的北郊,是唐初规模较大的一座皇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贞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