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故宫博物院日前刚刚公布了为迎接600周年华诞而安排的系列大型展览。观众不禁好奇,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展览“大爆发”的态势? 究其原因,首先是得益于从2002年开始的长达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确保了目前故宫古建筑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使陈列展览得以全院范围内大规模铺开。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都将在2020年6月30日前达到既定目标。 故宫先后进行的七年文物...
1月15日下午,“乐土瓷韵”福建将乐窑文物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文物界泰斗、中国古陶瓷学会原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中国古陶瓷学会原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空军副政委杨英昌中将,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孙庆伟,三明市副市长张文珍,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谢平,中共将乐县委书记刘润宇出席开幕式...
12月17日下午,“我们走过的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物展在奉化历史文物陈列馆东厅举行,此次展览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和区档案馆联合举办。展览紧紧围绕工业回顾、农业记忆、商业演变、市貌过往、生活点滴五个主题,将奉化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 整个展览立足于“小”,由一个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物件和图片“说话”,挖掘奉化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以小事件、...
12月6日,“铁凤风鸣——辽金东京地区文物展”在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辽阳博物馆、沈阳市考古所共同承办。这是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经过为期一年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展陈改造工程后推出的首个文物专题展,该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6日。 小到一只银耳环,大到佛教造像、经幢,此次展览精选了153件(套)辽金东京道(路)中辽阳、沈...
孔子博物馆11月26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正式开馆试运行。杨国庆摄 孔子博物馆11月26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正式开馆试运行,首批展出文物2500件(组)。 孔子博物馆是综合类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具备博物馆展览陈列、文物保护与收藏、公共文化服务等诸多功能,常设展陈分为三个部分。馆内上行空间展线以“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六大部分构成,是展示孔子...
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湖北随州博物馆日前推出了早期曾国·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临时展览,为期一个月。 此次展出面积共1390平方米,展线长458米。展出共分为“神奇发现、赫赫姬曾、礼乐交辉、华美宝藏”四个单元,展出300余件精美文物。其中一套由1个镈钟和4件甬钟组成的保存完好的编钟,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周时期出土数量最多、年代较早的成套双音编钟。另一件铜簋,上刻有“犺作剌(烈)考南公宝尊彝”...
展览海报 日前,“大秦帝都 咸阳遗珍”文物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8日,期间市民可免费到场参观。展览分为“青铜重器”“美石流韵”“瓦甓千秋”“俑姿卓绝”四个单元,展品共计176件(组),珍贵文物达到80%以上,其中一级文物33件(组)、二级文物41件(组)、三级及一般文物101件(组),另有复制品1件。在展示文物本体的基础上,展览以文字、图版、多媒体等其...
11月10日至11日,第三届两宋论坛暨两宋文物展在杭州举行。10日上午,第三届“两宋论坛”暨“两宋文物展”开幕式在杭州博物馆举行。 据了解,在两宋论坛上,与会的著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两宋时代的物质文明”和“豫浙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热烈的学术讨论。 “两宋文物展”在杭州博物馆南馆两宋厅和二楼的临展厅。杭州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一场展现“宋韵”的精妙绝伦的展览了。 “宋韵”带你...
拯救流失文物展6日在索非亚开幕,这是保加利亚首次举办此类展览,目的是引起人们对被盗和走私文物的关注。 在展出的300多件文物中,有公元前5000多年的铜斧、公元前2000多年的金器、公元前300多年的兵马俑以及中世纪的钱币,这些文物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盗和走私的保加利亚珍宝。 保加利亚副总统约托娃出席了开幕式,保国家考古研究所所长瓦加林斯基在致辞中说,应该唤起人们对被盗和走私文物...
9月21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展”于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天津博物馆主办,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协办,共展出中山国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220件(套)。展览为期三个月,将于12月27日闭展。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东出太行•肇建中山”、“车辚马啸•逐鹿中原”、“钟鸣鼎食•生死同欢”,充分展示中山国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生活。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古中山...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之一。记者从上海博物馆获悉,上海博物馆将于2020年4月从新加坡引进“黑石号”沉船文物展,揭开千年唐代沉船神秘面纱。 “黑石号”于1998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海域,因考古学家推测船体当年很可能是撞上一块黑色巨礁沉没而得名。这是一艘古阿拉伯船,装载了数万件中国唐代文物,绝大部分为陶瓷,还有精美的金银器。它是迄...
日前,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为广大市民准备了一场展览和一场讲座,地点都是杭州博物馆。 两宋文物展即日起就可看。除南宋官窑瓷器,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南宋城墙、南宋皇城、德寿宫、太庙、三省六部、御街、杨皇后宅、府治、府学等建筑遗迹中出土的瓦当、鸱吻等构件,串联起南宋时期独特的南宫北市的城市格局。还展出制作精良的各类宋代手工艺品,包括了金银货币、女性用金银首饰、宋代玉器、各式铜镜、宋代茶具等。展览于2018...
今年8月,上博与斯里兰卡联合考古队在斯里兰卡贾夫纳发现了大量中国瓷器。图为部分考古发现。(上海博物馆供图)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博物馆将于2020年4月底从新加坡引进“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览,并在上博东馆的常设展中开辟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板块。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上获得的消息。 文博考古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独特优势,...
10月1日,太原·故宫文物展在太原博物馆盛大开展,千余件故宫馆藏文物亮相太原,这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展。时隔半月,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热情高涨的太原市民仍然纷纷携家人前往观展,火爆程度持续引燃太原城。 今年3月,省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约定以借展方式在太原展出故宫部分馆藏珍贵文物。此次文物展由故宫博物院、太原市委、市政府共同组织承办,旨在让陈列在大...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昨日(10月10日)正式启动,这座文物展陈面积超过紫禁城的园林式博物馆,2020年起开始迎客,展示文物数量有望超过故宫本院,预计年客流容量300万人次。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范围内,是“平安故宫”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总用地面积62.01公顷,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物展厅、文物修护用房、文物库房、数字故宫文化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