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名称:德清窑黑釉四系壶 类别:瓷器 年代:东晋 规格:高24.9,口径11.4cm 简介:德清窑的兴起,标志着黑瓷烧造技术的成熟。浙江德清地区烧造黑瓷是在生产青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依然以铁为着色剂,不同的只是在釉中增加了铁的含量到8%以上,同时增加釉的厚度,这样釉色更为纯正,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德清窑黑釉四系壶盘口、高颈、圆腹、肩部有四个桥形横系。造型可分为口颈与壶身两部分...
德清窑,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为古窑址,烧造青瓷的同时兼烧黑瓷,并以黑瓷闻名天下。所烧黑瓷和青瓷,造型大体相同。德清窑烧造品种颇为丰富,产品有碗、 碟、盘、耳杯、盘口壶、鸡头壶、唾壶、虎子、香炉、罐、盒、灯和盏托等,造型风格与婺州窑、越窑相似。特色产品有直筒形小盖罐、扁圆形盖盒和茶盏、浅盘形 盏托配套的新型茶具等。 随着近几十年来两次大型文物普查和省内外考古部门进行的多次专题性调查及考古发掘,发...
洗口、直颈、溜肩、鼓腹、平底;通体施黑釉,釉色漆黑,釉层肥厚润泽,开有细碎如丝的牛毛纹片。 自从中国古代的窑工们发明瓷器以后,与铁元素的斗争就一直贯穿在整个陶瓷工艺发展的过程之中。釉面的呈色是与铁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的,含铁量高,釉面颜色越深,反之越浅,而如何去除釉料中的铁质,使得釉面更加清亮就成了窑工们伤脑筋的事情。就和治水一样,可以堵,也可以疏,黑和白,也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这种斗争的结...
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瓷器的原始阶段。原始瓷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色或褐色,击之可发出清脆之声。表面施釉,富有光泽,釉色多呈青灰、青黄或青绿色。近年中国科学研究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和德清冯家山、亭子桥等战国窑址出土的瓷器标本进行系统测试分析,结果证明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瓷器烧成温度竟高达1290℃,冯家山、亭子...
德清窑从东汉,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结束,上下延续近2000年,是我国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陶瓷系统。无论是生产时间、窑址规模、种类、数量,还是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无论是生产时间、窑址规模、种类、数量,还是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梁山战国墓出土的原始瓷 关于德清窑的文献记载,寥寥无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有关德清窑的大规模考古发现也颇为少见,囿于文献的缺乏和当时考古发掘的现状,人们对德清窑的认识起步较晚,对于德清窑窑址范围的划定、德清窑历史地位的确立和德清窑的产品构成等问题,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曲折,最终因近年来古窑址的考古发掘成果,而对德清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德清窑的命名与窑址空间范围的突破 据德清县博...
近二三十年来,在浙江德清地区先后发现了大批汉代陶瓷窑址,有的瓷窑生产黑釉和青釉两种瓷器。这为研究我国黑瓷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陶瓷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发现。
德清窑黑釉唾壶,东晋,高9.9cm,口径8.9cm,底径9.4cm。 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堆积欲滴。釉面滋润,开有片纹。 唾壶亦称唾器,属于卫生洁具。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曾出土署“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唾壶较为多见,黑釉唾壶少见。东晋...
德清窑黑釉鸡头壶,高17cm,口径7cm,底径9.3cm。 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壶身里外施釉,外壁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 此壶为东晋时期所制,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不可多得的德清窑上品。
三、德清窑的重新认识 1、烧造年代 德清县境内宅前窑址[11]、前山窑址两处唐代德清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釉、黑釉日用器,晚期还出现了青釉褐彩产品。考古成果表明,德清窑在唐代中晚期仍在烧造大量瓷器,由此可认为德清窑的下限应延长至唐代晚期,而不仅仅是东晋——南朝时期。此外,德清及湖州南部东苕溪流域近几年考古调查新发现的数十处商周时期窑址,分布之密集,产品质量之高,制作工艺之精良,证明了当...
3、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址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该窑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2007年3月至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揭露窑床3条、灰坑10多个。揭露的窑炉遗迹清晰可见,是我国迄今已经发现的最早烧制原始...
一、德清窑旧识 有关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诸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小山富士夫所著《支那青瓷史稿》,其中将德清古窑[1]与余姚上林湖等窑一起归入越窑系列。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会汪济英等人对德清焦山窑址开展了调查和试掘,并同时发现记录了戴家山、城山两处相同类型窑址,在经过将采集的瓷器标本和各式窑具与越窑产品横向比较后,发表了《德清窑调查散记》一文,得出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2]的结论,为“德清...
酱釉瓷五管瓶 黑釉瓷盘口壶 青釉瓷尊 林 毅 郑建明 20世纪50年代德清城关镇焦山等窑址的发现,将人们的视线引入一片炫丽千年的古瓷世界。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窑址群,不仅出现时间早、序列完整,且生产规模庞大、产品质量高,是中国最重要的瓷器起源地。 东汉中晚期,德清窑不仅烧造成熟青瓷,还创烧了黑釉及酱釉瓷器。东晋至南朝时期,则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其产品为整个德清窑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