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讲座结束后,主持讲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向菊地大树(左)颁授聘书。孙自法摄 日本考古学者菊地大树20日在北京称,中国古代真正对马的利用开始于商王朝,成熟于周王朝,其后在被历代王朝承继的过程中,建立了严格且稳定的马匹生产体制,并进一步扩大到东亚以及更远的地域,在隋唐时代传到古代日本。 菊地大树在讲座上与听众互动交流。孙自法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当天下...
一组青铜重器“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原计划于3月12日在东京中央2019春季拍卖上拍,但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前天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拍品涉及家族遗产纠纷,决定中止此拍品拍卖。” 对于这一声明,有业内人士今天对澎湃新闻表示,其中的原因是否涉及家族遗产纠纷尚须求证,或许另有隐情,因为这组将在东京中央拍卖的“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已被一些文物考古界专家质疑为近年非...
福建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日前组团赴日交流,获知名旅日收藏家黄国梁赠送日本《本朝画家落款印谱》(一函三册全)。 旅日收藏家黄国梁(右)向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赠送日本《本朝画家落款印谱》一函三册全。林文清供图 摄 这套《本朝画家落款印谱》,品相保存完好,全是日本名画家落款和印章双色套印,于日本明治27年(即清末1894年)出版,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据黄国梁介绍,此书收集了日本历...
回顾晚明“没骨山水”风格,追随中国历代绘画,发现晚明“没骨山水”有部分作品风格没能找出其来源。1621 年董其昌仿杨昇画作的字体中提到“曾见日本画有无笔墨者,意亦唐法也”,这是不是董其昌在暗示的风格和日本绘画有所雷同呢?所以,本文我们探讨一下“没骨山水”风格是否受到了日本绘画的影响。 明代与日本文化的交流 在明代,中国要见到日本的文物,一般是通过中日之间的贸易,这是中日交流的桥梁。中日...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获悉,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最近公布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2019年1月16日-24日)的展品清单中,消失了近百年的北宋李公麟所画《五马图》出现在了展览的第五章“颜真卿在宋代的评价——尊重人性和探索理念”里。此卷自清代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名义盗运出宫后,至今已近百年;流入日本后曾被藏家宣称毁于二战战火。如今突然露面,成为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令人又惊又喜。 从目前...
现场彩灯。 东友 摄 10日,来自中国四川自贡的彩灯点亮位于日本埼玉县的西武游乐园。以“冰雪世界”为主题的约230多座造型各异、精致浪漫的彩灯布满整个乐园,为日本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曼妙灯光世界。 本次彩灯秀由西武游乐园、日本亚洲太平洋观光社和四川自贡海天文化公司等合作企划运营。策划时间紧,工期短,日本一流灯光秀设计师和中国一流灯光秀3D设计师通力合作,将日本公众喜爱的创意与中国一千多年...
北平(今北京)沦陷后,首当其冲的就是故宫博物院。故宫所存大量珍贵文物虽于“七七事变”前避敌南迁,但仍有一批珍贵文物没来得及转移,遭日军的洗劫。日军甚至于将雍和宫前3座牌楼的金丝楠木大柱更换成水泥柱,而将换下的楠木柱运到日本。 1938年夏秋,日本关东军命令被抓来的中国劳工拆古北口长城,并将完整的城砖,有长方砖,还有三角形砖都装上了火车。 1941年12月,在北平还发生了至今仍令人牵挂万...
2018年纽约苏富比秋拍上拍卖了一尊中国唐代佛首,有文物爱好者发现,这尊佛首与民国期间洛阳龙门石窟1720窟被盗割的一尊佛首高度相似。而提供了对比图的则是日本学者关野贞与常盘大定于20世纪初多次考察中国石窟等遗迹后合著的《中国文化史迹》。而这些日本学者当时拍摄的照片则是它们在未被损毁之前最后的珍贵留影,而这些日本学者也随之再次进入到大众视野中。 结合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
《艺妓读信》局部,喜多川歌麿 (?-1806),彩色木刻版画,约1805—1806年 近日,大英博物馆的日本展厅将对外开放。在展厅里,观众可以欣赏到日本新石器的陶罐、18世纪的武士盔甲、近代日本浮世绘,以及当代的漫画等展品,其涵盖了从史前至今许多日本艺术与工艺精品。这些新的陈列既介绍了以日本天皇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也关注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覆盖了历史、艺术、考古和人种学等多方面内容。值得关注...
在日本,织物、刺绣是表现佛像的主要方法之一。人们把织物上的佛像叫做“织成像”、刺绣上的佛像叫做“绣佛”。 ▲国宝《刺绣释迦如来说法图》(局部),飞鸟时代,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已知的最早的日本佛教造像,是作为奈良法兴寺(也就是飞鸟寺)本尊的铜佛与绣佛。这表明:其一,早在日本佛教的黎明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绣佛;其二,绣佛可以达到重要寺院佛殿本尊这样高的等级。虽然古寺中的织成像与绣佛多...
14世纪末至15世纪,从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至第八任将军足利义政,他们都热衷于收集来自宋元的美术作品,开创了浸染着“唐物”(传入日本的中国舶来品)色彩的新文化,建构起具有个人特色的“东山御物”。义满将其藏品藏于其出家后的北山山庄,即今天京都名胜金阁鹿苑寺。他们的收藏,既非基于中国的审美趣味,也不受限于传统日本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种独立的“美意识”。这种美意识,对此后日本观看中国艺术的眼光,产生了极为...
赵之谦,是个于金石书画艺术极其自负却又并不那么愿意以金石书画为天职的艺术家。他的好友魏稼孙为他编好《二金蝶堂印谱》,请吴让之写好序,到北京请赵之谦作自序,赵题“稼孙多事”四篆书,作自序云:“稼孙竭半载心力,为我集印稿﹑钞诗﹑搜散弃文字。比于掩骼埋胔,意则厚矣。然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书四字儆之。”初看,以为是戏言,或以为是故弄玄虚,甚至以为是得便宜卖乖,而...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3月9日,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由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和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协办。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
《制度通》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四部丛刊》 日本永青文库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汉籍仪式6月26日在北京举行,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库理事长细川护熙,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等人出席仪式。 雒树刚在致辞中感谢细川护熙长期以来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赞赏永青文库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将细川家族数代人收藏的36部4175册珍贵汉籍无偿赠予中国国家图书馆,表示该义举将为新时期中日文化交...
提到日本街头,我们往往会想到琳琅满目的店招。如下这些店招工艺品出自19世纪下半叶,那时的日本商人就已经非常重视店招的设计。 这种传统的广告形式,在当时业已形成行当,商人们雇佣熟练的工匠,被称作看板匠(kanban-shi),他们利用木头、竹子、铁、织物甚至石头来手工制作这些妙趣横生的店招装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