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500年前的鸡蛋长什么样?26日,记者从溧阳获悉,文物专家在溧阳上兴镇一座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内发现了一陶罐鸡蛋。刚出土时鸡蛋非常完整实属罕见。 考古现场 史骏 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考古工地是一座直径约40米的圆形大土墩,高度接近4米,当地人称之为子午墩。目前,子午墩已发现墓葬多处,出土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各类遗物百十余件。出土鸡蛋的11号墓里还发掘出了印纹硬陶的罐、...
1月25日,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8年度宝鸡市考古工作成果暨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情况新闻发布会”,宝鸡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发布新闻发布辞,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辛怡华、副所长王颢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刚主持。 据刘宏斌介绍,2018年宝鸡市考古工作内动外联、密切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主动性发掘面积3800平方米、勘探面积24万平方米,抢救性发掘面积300平...
10月15日,宝鸡市政协主席白升安带领部分驻宝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会成员、市政协委员一行30人到安康考察调研。当天下午,考察组莅临安康博物馆实地考察,安康市政协主席陈勇陪同。 馆长施昌成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安康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基本展陈、亮点特色及社会服务情况。白升安对安康博物馆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社会教育服务活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安康与宝鸡两地博物馆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落实...
今年5月至6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在宝鸡千阳前川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代遗迹10处,其中包括关中西部极为少见的组合式陶窑。 前川遗址位于宝鸡千阳县城关镇千川村, 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遗址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00平方米,共发现古代遗迹10处,其中陶窑6座、灰坑2个、灰沟1条、墓葬1座。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最特别的是发现的一组组合式陶...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周礼浸润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也造就了“青铜器之乡”。“数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铭文多、标准器多”是业内专家列举的宝鸡青铜器五大特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展示青铜器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单是博物院建筑(图⑦)就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它依山而建,南依秦岭,北望渭水,采用了传统的高台门阙形式,层层递...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由于现在的昌化朱砂(汞矿)已近尾声,所以出产的鸡血石产量相当有限,市场价格日增不减。 鸡血石的产地分布都在哪里 价值如何? 昌化鸡血石 ...
对于紫檀来说,市场上除了金星、牛毛纹、瘤疤、鱼鳞纹等常见的名词之外,还是很多延伸出来的专业术语的,虽然不太常见,但是却在一些发烧友的圈子里口口相传。 二膘料 比如说,在红木的国家标准(GB/T18107-2000)里,木头截面也就是分为树皮、边材、心材这三个部分,而“红木”特指木材的心材部分: 但是,木友们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发现同样是一棵树的心材,但靠近树心与靠近白边这两块的材...
鸡血石开采于明初,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岩石全部烧热后,用冰冷的溪水浇泼,使石头分裂,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而采出量也非常小。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改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 鸡血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
最近几年,鸡血石的市场行情一直在看涨。2007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以1344万元成交,是目前鸡血石拍卖价格最高的作品。据拍卖市场的不完全统计,鸡血石拍卖价格千万元以上作品4件,500-1000万元作品3件,100-500万元作品45件。而从2013年至今,百万元以上的鸡血石拍品数量为10件。 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在浙江昌化,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
近年来,风行神州大地的收藏热,带热了文房精品的行情,鸡血石收藏也受到了高度关注。于是,价格不断攀升的鸡血石仿冒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金投收藏网解说,常见的鸡血石造假方法有哪些呢? 鸡血“嫁接”法:这种方法通常有三类,一类是在原本没有鸡血的石头上贴片,不留痕迹;另一类是用相似质地的石头进行拼合,使得原本很小的石头变大;还有一类是在原本没“血”的地方黏合一块,然后进行俏色雕刻,将黏合处巧妙处理, ...
最近,我读的两幅国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很著名的两位大艺术家的作品,一幅是八大山人的《小鸡图》,一幅是我的恩师石鲁先生的《兰花》。 为什么要把这两幅作品放一起读呢?因为这两幅作品构图和内容都极为单纯,但是,却意蕴十足。而且,它们都涉及国画创作的一个核心话题,那就是艺术一定要敢于创新,突破平庸,打破惯性。 首先,什么是艺术创作状态?在画桌前一站,就必须想着怎样突破,打破平庸,打破你自己的习惯,这个状...
同寿山田黄 作伪方法 镶嵌法,采一质地较好的昌化石章,选择几面醒目的地方,分别挖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然后用红色的流化汞涂料嵌入,待其自然阴干后,再磨光上蜡。不过,这种嵌入的鸡血(硫化汞)没有层次,同时血与昌化石的交接处色泽生硬,没有过渡。 浸渍法,取一方昌化石,在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阴干再涂,再阴干,使其血稍有层次,然后放在透明的树脂里浸渍,务使周身浸到,拾起晾干,再用细水沙打...
中国古代瓷器有一种很典型的器物——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罂,这种壶是一种将壶的流(嘴)捏塑成鸡头状的盘口壶,它创烧于三国末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盛极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鸡首壶为何在历史上突然兴起又突然消亡?鸡首象征什么意义?鸡首壶留给我们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 宁波博物馆收藏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见图),是鸡首壶中的一件十分“稀罕”之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
清乾隆(1736—1795) 高16.3厘米 口径4厘米 底径5厘米 明代有一种新兴的特殊工艺品,它是在铜胎上,以蓝为地色,掐以铜丝,填上红、黄、蓝、绿、白等几种色釉而烧成的精致工艺品。由于其蓝色在明景泰年间最好,因此有“景泰蓝”之称。清代前期,从国外进口有与景泰蓝相似的金珐琅、铜珐琅等品物。当时国内也盛行在铜、玻璃料和瓷器等不同质地的胎上,用进口的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珐琅彩器,其中...
东汉(25-220) 高35厘米,长49厘米 北京丰台区黄土岗二台子汉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明器。鸡首高昂,鸡冠冲天,身体肥硕,尾巴翘起,两侧翅膀划有羽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