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图为当地蒙古族女性着民族服饰参赛。(图文无关)乌仁花摄 三月初,地处昆仑山下的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仍是春寒料峭时节。而在该市蒙古族服饰、刺绣手工艺传承基地里,却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各种颜色艳丽的蒙古族服饰、荷包、木雕等手工艺品,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精致,不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蒙古族文化氛围,十五六个“绣娘”正在剪布、穿线。 年近花甲的吴英其梅格是格尔木蒙古族服饰、刺绣手工艺...
9月20日,2018沈阳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暨“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艺术化宣讲公益活动,盛京格格现场展示满绣旗袍。李晛摄 中秋节来临之际,2018沈阳市“我们的节日·中秋”暨“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艺术化宣讲公益活动,9月20日在辽宁省法库县举办。盛京满绣坊及钱家沟村“绣娘”现场展示的满绣作品引民众惊艳,气氛温馨热烈。 9月20日,2018沈阳市“我们的节...
陆彩凤 王牧/摄 在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的光福镇,有个叫窑上的小村庄,那里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出身于窑上苏绣世家的陆彩凤,8岁时受其祖母和母亲的影响,开始与苏绣结下了不解之缘。从70年代开始,在祖母、母亲还有老一辈苏绣艺人的指点和不断教悔下,陆彩凤逐渐对苏绣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确立了苏绣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追求。 《蝉》 陆彩凤 绣 经过10余年的努力,陆彩凤逐...
“真是巧夺天工,唯美至极!”近日,“心香一缕·风华绝代”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作品展开幕,其中多数市民首次亲见顾绣作品,不大的展厅内时而发出啧啧称奇的赞叹声。据悉,这次展出了十多年创作的40余幅作品,不仅创下了茸城顾绣展之最,而且备受瞩目的《春水凫鹥图》也首次与市民见面。 如今,一幅《春水凫鹥图》有了客人开价300万元也不卖的底气,然而在聚光灯的背后,顾绣的传承发展却依旧举步维艰。说起传承,顾绣唯一...
在京城论起手工绣花鞋的制作技艺精湛水平,“三寸金莲”的第四代传人、被市妇联授予“京都巧娘”称号的53岁的蒋丽娟当拔头筹。昨天(13日),当记者走进蒋丽娟在家里开办的巧娘工作室时,如同走进了一个手工绣花鞋展室,茶几餐桌上、衣柜里、阳台上到处摆放着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绣花鞋,足有两千多双,大到长约七八十厘米的大红绣花鞋,小到只有三四厘米的袖珍“金莲”,双双做工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蒋丽娟...
“真是巧夺天工,唯美至极!”近日,“心香一缕·风华绝代”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作品展开幕,其中多数市民首次亲见顾绣作品,不大的展厅内时而发出啧啧称奇的赞叹声。据悉,这次展出了十多年创作的40余幅作品,不仅创下了茸城顾绣展之最,而且备受瞩目的《春水凫鹥图》也首次与市民见面。 如今,一幅《春水凫鹥图》有了客人开价300万元也不卖的底气,然而在聚光灯的背后,顾绣的传承发展却依旧举步维艰。说起传承,顾...
工艺美术师姚惠芬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苏州刺绣起源于春秋时期。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夫人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在他乡已经消退的女红,是这里最温婉的江南情结。绷布、绷架、苏针、花线,它们永远凝聚了如水的江南女子的灵巧和柔美。 在苏州镇湖,时报大学生记者见到了一幅幅足以以假...
工艺美术师姚惠芬“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苏州刺绣起源于春秋时期。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夫人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在他乡已经消退的女红,是这里最温婉的江南情结。绷布、绷架、苏针、花线,它们永远凝聚了如水的江南女子的灵巧和柔美。 在苏州镇湖,时报大学生记者见到了一幅幅足以以假乱真...
德阳市旌阳区天元镇有名的男厨师,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有十字绣的绝活。两年时间,厨师林玉宝在工作之余绣出了一幅6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 昨日,在德阳市旌阳区德什路口附近一家饭店,林玉宝拿出了自己的绣作,该幅十字绣为《清明上河图》全景图,长6.5米,宽0.7米。这幅作品,在4位同事的帮助下,才能全部拉直舒展开来。“整幅作品共用了78种色线,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林玉宝介绍。...
中新网(微博)苏州11月5日电(李克祥王莉莉)第四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5日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开幕。从农家女成长起来的姚建萍、梁雪芳等6位镇湖绣娘晋升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使获得这一荣誉的镇湖绣娘一下子增加到7人。各方人士又对上个月苏绣精品登陆天津文交所展开热议,认为这将打开苏绣名家力作成为“奢侈品”的通道,实现苏绣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回归。 10月17日,苏绣巨作《富春山居图》与《世纪和平·百...
瑶族少女演示绣技。资料图片 2010年7月,粤北“过山瑶反面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东省文化厅列入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项目。 这项传统手工艺曾经是每一位瑶家姑娘自小便要掌握的“女红”。在韶关乳源的瑶寨里,手艺最好的姑娘叫做“绣娘”,她们仅凭记忆,就能飞针走线,绣出一幅幅美丽的作品。 近...
前不久,刺绣工艺大师卢福英翻阅杂志,看到省国画院著名画家卢星堂的一幅《雪景图》,色彩明快,层次丰富,顿时有一种想把它绣出来的欲望。但这一次,她没有马上在绣绷上勾勒画稿,而是先通过熟人介绍,到卢星堂家中拜访,商讨版权问题。 如今在刺绣之乡苏州镇湖街道,很多绣娘养成了一个习惯:开针之前先问版权,有了版权再穿针引线。 而绣娘们的新习惯,是被一场官司逼出来的。 2008年,一向少言少语、埋头刺绣的卢...
绣娘在作品“锦上添花”上刺绣。杨杰 摄 绣娘在作品“锦上添花”上刺绣。杨杰 摄 成语“锦上添花”是指在美丽的锦上再绣上花,意喻好上加好。15日,记者在有“蜀绣之乡”的四川郫县安靖镇一绣坊,就看到了成功地将蜀锦和蜀绣这两大工艺织于一体的现代版“锦上添花”的场景。 当天,记者在蜀绣之乡绣坊看到,一排排绣女正在已织好的蜀锦上穿针引线,或为其上鲜艳靓丽的锦鸡点睛,或为雍容华贵的芙蓉花缀彩。据了...
苏州绣娘在进行刺绣作品创作中,约有80%的人都是以他人的书画、摄影等作品为底稿曾被诉侵权的卢福英刺绣作品《贵妃醉酒》(局部)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民间工艺苏州刺绣正在遭遇“现代困境”:苏州绣娘向外输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工艺作品的同时,很有可能在无意间触碰并侵犯了别人的著作权,而这或将招致数额惊人的索赔。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苏州知名绣娘因侵犯他人著作权而接连成为被告的案例...
姊妹花在潜心刺绣《剩山图》。郭小川李根摄 照原图1比1绣成的《富春山居图》发绣作品,总长1388厘米。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出了让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心愿。昨天,从东台市传出消息,该市的工艺美术工作者运用“民间一绝”的头发刺绣技艺,照原样大小成功制成了一幅发绣长卷,完整再现了原画的全貌,使这幅名画分割在海峡两岸的两部分在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