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6日,“篆隶合璧——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在陕西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开展,共展出秦代简牍、秦封泥等珍贵文物220件。其中,展出的两枚左、右丞相印的封泥尤为珍贵。 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早期使用的遗存。据了解,秦代公文书写完毕后,为防止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都要对公文进行加密处理,秦时将其称之为“封”,具体方式为:在写有公文的简牍上盖一块被称为“检”的木板,用绳子将“检”...
4月26日,“篆隶合璧——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暨学术研讨会及“意与古会——全国篆隶书法名家邀请展”(简称“两展一会”)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和国内来自书法、文物、高校等部门、行业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展仪式。 “篆隶合璧——迁陵秦简牍与咸阳秦封泥汇展”共展出珍贵文物220余件,其中展出里耶秦简博...
今年年初,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给北京大学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秦简牍。北大昨日(24日)宣布,经过半年多的保护与整理工作,目前已初步了解这批简牍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简牍列举女子的种种优良和不良行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妇女行为规范,比东汉班昭的《女诫》还要早200余年。 据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介绍,这批简牍包括10卷760余枚竹简、21枚木简、6枚木牍、4枚竹牍、1枚木觚,字体是典型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