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成果发布会暨首发仪式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简”第六辑整理报告共收入5篇战国佚籍,记录了春秋时期郑、齐、秦、楚诸国史事,此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将为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资料。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了“清华简”第六辑整理报告的情况。第六辑整理报告5篇文献中有3篇是关于郑国史事的,即《郑武夫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16日在北京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新整理的五篇文献均记载春秋史事,皆为前所未见的篇章,为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继任的庄公——也就是《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那位郑伯——进行的规诫。《郑文公问太伯》则是郑国公族太伯规诫郑厉公之子文公的言辞。 这两篇文献对郑国初期的三代国君即桓公、武公、庄公多有...
(记者 韩旭)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公布,竹简中不仅有失传了2000多年的战国《尚书》,还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历史地理。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整理出版。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入藏了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经过两年的清理保护和研究,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其中发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尚书》。 据清华大学历史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介绍,清华简共整理出文献6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