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方琮《仿黄公望山水》轴 方琮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石渠》著录四十有八。”佚名的《读画辑略》云“方琮,字友璜,号石颠,浙江人。善山水,从学于张宗苍,笔致能相似,身得其传,供奉内廷。”据历史记载,方琮于乾隆十六年随其师张宗苍(1751)进入内府,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仍在宫廷任职,在宫廷作画...
在清代宫廷画200多年的过程中,创作了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艺术精湛的作品。而为谋取私利而伪造假画亦屡见不鲜。本文就宫廷画如何辩伪问题,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宫廷画作伪情况 清代宫廷画的作伪现象,与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王时敏、郑板桥作品相比,其数量要少得多。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封建王朝法律严酷,如发现谁伪造皇帝的假画或假玺印,均要受到严厉制裁,甚至带来杀身之祸;其二,...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竟没有机会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郎世宁教士1715年七月抵中国,...
这幅《梧桐双兔图》画面的一角画有藤萝缠绕的梧桐树,树下开着白色的野菊花,石缝里斜伸出一株桂花树。草丛中两只肥硕的白兔相互嬉戏,这两只兔子采用了西方的绘画手法,兔身的比例恰当,皮毛画得非常逼真,可以感受到绒毛的细腻感。画中的点睛之笔就是对兔眼的描绘,画家将眼部的反光都表现得十分细致,使得兔眼看上去非常传神。白兔生动的神态、温顺可爱的造型跃然纸上。 《梧桐双兔图》的背景运用了传统中国画的线描皴染法,...
乾隆时期宫廷绘画艺术达到顶峰 300多年前,清代是中国画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是一个继往开来集大成的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画不可避免到了转型期,对后世的启示影响不容忽视。在这个转型期中,宫廷绘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继承正统中不断丰富着文人画的内涵,谱写着职业文人画家的新篇章。从拍卖市场上来看,近年来,清代宫廷画板块在市场上的表现较佳。 郎世宁用中国画原料西洋画表现手法推动中西融...
郎世宁 青羊图 300多年前,清代是中国画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是一个继往开来集大成的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画不可避免到了转型期,对后世的启示影响不容忽视。在这个转型期中,宫廷绘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继承正统中不断丰富着文人画的内涵,谱写着职业文人画家的新篇章。从拍卖市场上来看,近年来,清代宫廷画板块在市场上的表现较佳。 郎世宁用中国画原料西洋画表现手法推动中西融合 3...
弘历雪景行乐图皇帝画像郎世宁 八骏图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耶稣会修士。康熙五十四年(1715)来华,以绘画供奉朝廷,历经康雍乾三朝,前后共51年。在华期间,郎氏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学与中国绘画相结合,自成一格,深得中国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的赞赏。除此之外,他在建筑设计、陶瓷、珐琅等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虽然郎氏来华的初衷在于传播“天主福音”,...
郎世宁在清内廷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创作了大量反映康雍乾三帝时期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题材的绘画,留下了近百件作品,并创造出融中西画法于一体的新体绘画。郎世宁在画坛及宫廷画院内占据着重要地位。 郎世宁于1688年7月1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加入宗教组织天主教耶稣会。1714年5月4日,年仅二十六岁的郎世宁由耶稣会的葡萄牙传道部派遣,经由大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