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者: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文利 人物简介: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至前49年在位。他统治时期,社会稳定,史称“宣帝中兴”。 汉宣帝以一个受苦之身,开拓了一个中兴之世。他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中央政权第一次对西域的实效管辖;利用匈奴内讧使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开启了以朝贡体系和礼仪制度为...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13日透露,西安汉宣帝许皇后陵园北侧发现多处建筑基址,出土遗物以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还发现了用筒瓦和条砖铺设的排水管道。 据介绍,该处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南约560米,汉宣帝许皇后陵北侧,北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 《汉书·孝宣许皇后传》记载“许后立三年而崩,谥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为杜陵南园。” 考古人员在许皇后陵北侧偏西,距封土北侧边缘约300...
为配合公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今年在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园北侧发现多处建筑基址,目前虽不清楚其性质,但出土遗物以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这是考古工作者首次对许皇后陵园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为配合西安市公路局南横公路(周至哑柏—蓝田安村)建设,考古人员对位于长安区大兆村的许皇后少陵北侧的一处汉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处遗址位于大兆街道办南约560米,北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近日在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园北侧发现多处建筑基址,目前虽不清楚其性质,但出土遗物以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为主。这是考古工作者首次对许皇后陵园进行考古工作。 据介绍,为配合西安市公路局南横公路(周至哑柏—蓝田安村)建设,考古人员对位于长安区大兆村的许皇后少陵北侧的一处汉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处遗址位于大兆街道办南约560米,北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 据《汉书·...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陵的重点保护区域内,一家工地未经文保部门审批,即开始施工,巨型打夯机不停重击地面,不远处就是杜陵。对于这一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一个月前已下发了停工通知,但施工单位一直未有停工迹象。 挖掘机将黄土堆起近10米高 12月15日下午4时许,在城南雁翔路南端以东的月亮弯路上,近10台挖掘机、打夯机正在道路一旁的农田内作业,挖掘机将黄土堆起近10米高,夯土机不停地夯土筑实。 在工...
6月5日,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甘寨村5位村民向记者反映,该村干部违规收费私批庄基,导致汉宣帝陵文物保护区甘寨村违法建房屡禁不止。村支书王日昌利用手中职权,违规建筑厂房1000平方米出租牟取不当之利,4人设立账户将政府给村民的粮食直补款占为己有,违背了财会管理制度。 按照村民自治法相关规定,村委会账务必须每半年向村民公开一次,但甘寨村村委会账务长达10年时间没有公开,村民高强为村上安装自来水管...
(记者 冽玮)18日,“汉宣帝御用玉杯玉舞人特展”在西安博物院拉开帷幕,首次对外展出位于西安南郊杜陵陵区出土的三件高足玉杯和一对玉舞人,均为西汉宣帝御用之物,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三件玉杯中,每件玉杯均在杯体外琢磨出3组9圈凹弦纹,杯体制作规整,抛磨光洁,三件玉杯大小非常接近,最高的13.4厘米,其次是12.8厘米和12.3厘米。其中两件玉杯上束有厚0.1厘米的扁平状金箍,材质细腻、工艺精湛,玉...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8日在此间“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西安汉宣帝杜陵新出土3件高足玉杯和相连在一起的1对圆雕玉舞人,均属汉宣帝御用品。 刘云辉介绍说,杜陵新出土的这3件玉杯,都以新疆和田玉雕琢,玉质细腻坚硬,大小非常接近,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深腹高圈足,平口,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腹腔底呈半球状,圆颈,圈足下端呈喇叭形,每件玉杯...
中新社辽宁岫岩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8日在此间“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西安汉宣帝杜陵新出土3件高足玉杯和相连在一起的1对圆雕玉舞人,均属汉宣帝御用品。 刘云辉介绍说,杜陵新出土的这3件玉杯,都以新疆和田玉雕琢,玉质细腻坚硬,大小非常接近,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深腹高圈足,平口,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腹腔...
央视探秘西汉列侯大墓:汉宣帝重臣家族墓 唯一未被盗墓将开启有句民谣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文物大省陕西地下又有新发现,西安发掘了迄今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家族墓张安世家族墓,其中一座唯一没被盗掘的古墓将于后天(8号)开启。中国古人视死如生,这处2000多年前的家族墓将为还原王侯将相的真实生活提供实证。这条29米长,两米宽的深深墓道,通向长眠于此2000年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