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1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位于重庆永川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场新发现宋代房址、水池、灰坑及道路等市镇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遗址南北向地势平整,东西向呈西高东低的坡状。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新发现多处宋代市镇遗存。“此次考古进一步明确了汉东城遗址...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位于重庆永川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场新发现宋代房址、水池、灰坑及道路等市镇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遗址南北向地势平整,东西向呈西高东低的坡状。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汉东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新发现多处宋代市镇遗存。“此次考古进一步明确了汉东城遗址宋代市镇布局...
你知道永川南部的长江边上曾有一座“汉东城”吗?3月29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日前对位于永川区朱沱镇的这座古城遗址进行了第三次阶段性考古发掘,除了新石器时代窑址、商周时期墓葬及唐宋时期房屋基址等多处重要遗迹外,还发现了城体内完善的排水系统及宋代冶炼类等遗存。 汉东城遗址现场紧邻长江,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 据考证,汉东城是唐、五代、北宋早期万春县(...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日前该研究院完成了对重庆永川汉东城遗址的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类器物小件1200余件,并在该遗址发现了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及宋代冶炼类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于2016年10月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375平方米,发现灰坑84座、房址11座、墓葬3...
近日,受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同济大学古迹遗址保护中心主任周珂教授等一行专家专程来到永川汉东城遗址,对该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现场的19个探方及出土文物进行逐一勘察估值和规划开发方向。 据悉,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刚刚结束的汉东城遗址共发掘19个探方、1375平方米,发现灰坑84座、房址11座、墓葬3座、沟13条...
图为汉东城遗址发掘现场。苏鸿摄 1月6日,记者从重庆永川区委宣传部获悉,经过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数月挖掘,已完成了重庆汉东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陶、瓷、石、铜、铁、骨质等器物小件1200余件。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汉东城东部紧邻长江黄金水道,在宋元时期,成为重庆十八水驿之一。汉东城遗址是重庆境内现存遗存最丰富、保存最好、时代延续性最好的古遗...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海拔223米。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保存较好的区域面积为64500平方米,核心分布区面积约20000平方米。遗址南北向地势平整,东西向地势为西高东低的坡状;北隔安子沟与溪咀上相邻,南隔猫儿溪与咀咀上相望,东临长江,西倚对面山。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汉东城遗址开展了区域性考古调查、考古勘探...
重庆汉东城遗址近日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城墙道路遗存。 汉东城遗址位于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核心面积两万多平方米,首次发掘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和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出土器物小件800余件,器物标本4500余件,涵盖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时期。 据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此次考古是第二次发掘,调查面...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日对位于永川区的汉东城遗址进行的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窑址、商周时期墓葬、唐宋时期房屋基址等多处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瓷器等珍贵文物,还发现了墓葬底部有鹅卵石排列的特殊图案。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永川区朱沱镇汉东城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已发掘近800平方米,共清理房屋基址7座、灰坑50余个、墓葬5座。其中,房屋基址的年代初步断定为唐宋时期,平面形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