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3月9日,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由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和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协办。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3月9日,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由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和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协办。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
3月9日,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举行开展仪式。该展览由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和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协办。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石、恐龙复原模型...
12月25日,江西省大余县新大余中学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工人在进行土层爆破挖掘时,发现20余枚椭圆形的“石疙瘩”。经鉴定,这些“石疙瘩”是恐龙蛋化石,化石年份约在白垩纪时期,距今1.3亿年左右。 当天上午11时许,施工人员准备对爆破后的大石块进行分解时,发现石块中间嵌着一些椭圆形的石头和厚度约2毫米的黑色碎片,觉得很像恐龙蛋化石但又不能确定,于是立即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也认为石...
12月25日,江西省大余县新大余中学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工人在进行土层爆破挖掘时,发现20余枚椭圆形的“石疙瘩”。经鉴定,这些“石疙瘩”是恐龙蛋化石,化石年份约在白垩纪时期,距今1.3亿年左右。 当天上午11时许,施工人员准备对爆破后的大石块进行分解时,发现石块中间嵌着一些椭圆形的石头和厚度约2毫米的黑色碎片,觉得很像恐龙蛋化石但又不能确定,于是立即报警求助。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
10月20日,记者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获悉,一种新类型恐龙蛋化石首次在安徽黄山地区被发现。有关专家表示,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皖南地区晚白垩世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据。 据介绍,区别于已研究的其他恐龙蛋类型,黄山地区此次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建立了一种新蛋属新蛋种并建立了伞形蛋科,被命名为“休宁伞形蛋”。这一发现,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博士与中科院古脊椎...
7月28日至30日, “恐龙蛋研究与展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海上丝绸之路”(杭州)化石论坛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委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馆承办。来自美国、日本、葡萄牙、斯洛伐克、阿根廷、台湾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恐龙蛋化石及古生物研究的权威学者,还有国土资源部、全国40多个博物馆、科研院所、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等100 多人参加会议。随...
7月14日上午,在江山市贺村镇陈塘边村里安山一施工工地上发现一暗红色石块,内嵌5枚灰红色椭圆状石头,疑似恐龙蛋。江山市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后,即派专家前往工地考察,确认为恐龙蛋。 经调查,石块内至少有5枚恐龙蛋,直径8至10厘米不等,裸露蛋面蛋壳多处碎裂,凹凸不平。目前,恐龙蛋已送至江山市博物馆保存,以待进一步研究。 据悉,江山市贺村镇是江山礼贤龙的出土地。1977年10月,在江山礼贤发现...
4月16日,天台县地质爱好者蒋严根在当地赤城山景区附近的一处渣土堆中发现一块罕见的恐龙蛋化石,上面有3枚蛋化石,其中2枚直径10厘米左右,另1枚仅1.6厘米。蒋严根说,如此小的恐龙蛋在天台尚为首次发现。 据了解,恐龙蛋发现地在地层剖面上属“赤城山组”,经权威部门鉴定形成于9100万年前。“赤城山组”一带为赭红色地貌,周边曾发现过大量的恐龙蛋、骨化石。在该区域内,蒋严根曾发现过浙江迄今最小的恐...
前天下午4时,一名工人在佛山大沥镇北村水闸附近一工地作业时,发现多枚“石疙瘩”。昨天下午,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现场鉴定后,初步证实为高风化恐龙蛋化石。专家介绍,本次发现的恐龙蛋至少有5个,属于食草类恐龙蛋,距今约7000万年至6500万年,属于白垩纪晚期,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佛山发现恐龙蛋对研究佛山地貌形成、气候变迁等有重要意义。 昨日,佛山南海文体局文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近几十年...
广东佛山发现多枚恐龙蛋化石现场 南海大沥文化站 供图 广东佛山南海区大沥镇一工地4月17日下午发现多枚疑似恐龙蛋化石。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18日现场鉴定,初步证实为高风化的恐龙蛋化石。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邱立诚称,经过确认,现场发现至少5个蛋,直径均约为13厘米至15厘米,是食草类恐龙蛋化石,属于白垩纪晚期。 据介绍,这窝恐龙蛋化石在距离地表8米多深的位置被发现,所...
郧县恐龙蛋遗址博物馆 面积仅千余平方米,投资仅300万元打造的一座小型博物馆——湖北省郧县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火了!日前,英国著名建筑设计网站Dezeen评选并公布了2016年“最好的十座公共建筑”,该馆跻身其中,成为中国唯一上榜作品。这座被作者自嘲为“土得掉渣的小房子”的公共建筑,为何能荣获“世界十佳”?昨天,该馆设计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教授在接受武汉晚报记者采访...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恐龙的遗迹--恐龙蛋化石》展。焦洋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每月一星”《恐龙的遗迹--恐龙蛋化石》展。焦洋摄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宣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以博物馆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件件珍贵的馆藏精品,11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每月一星”系列展...
恐龙蛋化石 10月13日,32枚恐龙蛋化石躺在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仓库内,等待检测。 9日上午,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河头村一工地发现一些化石。有人认出是恐龙蛋化石,欲出2000元买走这些恐龙蛋化石。河头村村干部及时赶到,将恐龙蛋化石留下。 据了解,赣州市是我省发现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地方。目前,赣州市有恐龙蛋化石3300余枚。 专家建议,当地可发展恐龙文化旅游产业...
8月17日,中国地质博物馆举行建馆100周年成就与精品展媒体开放日,作为“镇馆之宝”的恐龙蛋化石亮了相。 这一窝恐龙蛋为什么珍稀?是因为22枚恐龙蛋中有19枚恐龙蛋,都盘卧着小小的恐龙躯体。虽然距今已经有6500多万年的历史,但那一个个躯壳却被时光留住,完整地呈现出来。看上去最直观的感受,这些恐龙蛋和老百姓口中的“毛蛋”相似。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介绍,这样的化石在科学发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