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钧釉以紫砂为胎,进窑烧成,再在外表施釉后进行第二次低温烧制而成。此瓶为紫砂系列藏品之一。瓶高24厘米,小口,色泽湛蓝,又名“宝石蓝”,但蓝中又见细小白点,似雪花,甚是美观,此乃窑变所致。瓶底为紫砂,中间一方章,阳体篆文四字“葛明祥造”。葛明祥是清嘉庆时期宜兴制作钧釉的高手。他的作品,当时便为各国商家所重,以高价收购然后转销至秘鲁、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及欧洲各地,并参加过英国伦敦博览会展示,获得...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径4.3cm,足径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体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体运用剔刻装饰技法,肩部为一周变形菊瓣纹,腹部装饰四组钱形开光,开光内各剔刻出折枝花叶。 此瓶线条简练,纹饰粗犷豪放,黑亮的釉面与褐色的胎体形成对比,别具韵味。此瓶于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镇县夏家沟。底部墨书“郭舍住店”四字。
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金,高22cm,口径3.5cm,足径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颈,溜肩,硕腹,腹下渐收,圈足。通体施黑釉,其上以毛笔蘸褐色釉料描绘折枝花卉纹。 此瓶的纹样虽只寥寥数笔,图案却生动自然。造型敦厚浑圆,淳朴可爱。此种瓶式多见于北方瓷窑,传世器品中还见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种。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铁的贫铁矿石作为绘画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绘图案纹饰,再入室...
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cm 口径5.2cm 底径5.6cm。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从这件小口瓶的陶质和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