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网络配图 台媒称,古人类学关于现代人起源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非洲起源说,一种是多地区起源说。而根据美国《科学》杂志一篇最新研究的论文发现,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史前居民可能是当地人和欧洲古人类的后代。这发现挑战了学术界流行的中国古人类源自非洲的说法。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3日报道,河南许昌灵井遗址自2005年开始发掘,在出土2颗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之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首次发...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华南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测定,此次发现的人骨年代距...
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今天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湖南省道县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研究与争议的热点,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的出现时间尚不清楚。2010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吴秀杰研究员,中科院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最新发现的下颚骨化石,第一名人类祖先大约出现在280万年前的非洲,这比之前预想的早了约40万年。这一部分完整的下颚骨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据称它属于或可能是人属第一名成员的一个物种。这意味着他可能是现代人类——智人——和他们已经灭绝的近亲,包括能人、直立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 科学家们表示这个名为LD 350-1的化石可以被视为属于人类的,但他具有更多...
图为科学家此次发现的化石。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组研究者们在非洲东部有了重大发现。这段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的人类石化骨骼只有几公分长,它是半截下颚骨和四颗牙齿。这块化石将预示着人类的存在比至今推断的更加久远。 据报道,这块远古人类的颚骨距今已有约280万年的历史,此前出土的最古老人类化石距今大约240万年。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古茨(Philipp Gunz)认为,这项...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台湾考古研究有重大发现,科学自然博物馆研究团队在澎湖水道海域,发现“澎湖原人”人骨化石,研究证实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直立人”,也使台湾发现古人类化石的纪录,大幅往前推到距今至少19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 科博馆指出,“直立人”是旧石器时代最早期的人类。科博馆地质学组主任张钧翔和海内外学者,耗时4年研究,证实在台湾海峡澎湖水道海底打捞的“澎湖原人”人骨化石,...
记者1月18日从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获悉,丁村遗址群南部的石沟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并发现疑似地震裂缝和大面积碳屑堆积。专家介绍说,这一发现,填补了丁村遗址群长期以来土状堆积中没有人类遗迹的空白。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到世界瞩目。 ...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7日传来消息称,经过抢救性发掘,以及考古专家考证,丁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为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瞩目。 丁村民俗博物馆陈列部部长周倜7日对记者称,丁村遗址在1954年发现3枚人...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7日传来消息称,经过抢救性发掘,以及考古专家考证,丁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为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瞩目。 丁村民俗博物馆陈列部部长周倜7日对记者称,丁村遗址在1954...
考古工作人员进行考察。 丁村遗址抢救性发掘现场。 山西省临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馆7日传来消息称,经过抢救性发掘,以及考古专家考证,丁村遗址再现古人类化石,为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人类的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瞩目。 丁村民俗博物馆...
12月27日,由乐平古稀农民徐裕西倾其所有建成的涌山古人类和古陶瓷文化馆正式开馆,吸引了考古专家和古陶瓷研究学者前来捧场。有专家语出惊人:陶器时代始于涌山。只要努力发掘,涌山洞穴遗址有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 修路上山有了惊人发现 乐平涌山洞穴遗址是我省仅有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之一,也是经国家考古界和省考古所确认的最早经过科学发掘鉴定过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如果问,景德镇陶瓷...
据日本《东京新闻》12月11日报道,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美术馆11日宣布,在冲绳南城市Sakitari洞遗址9000多年前的古地层中,发现了人类头骨及上半身躯干骨骼等人骨化石。据该馆透露,人骨上还有许多石头,“有被埋葬的可能性,正在针对人骨年代及出土状况进行详细调查。” 据悉,在日本国内,爱媛县久万高原町的上黑岩岩阴遗迹中也曾发现了绳文时代早期(距今8000-9000年)的被埋葬的人骨。 ...
也许,它只是一块儿尾部尖尖的石头;又或许,它只是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块儿,可在50万年前,它的敲敲打打,代表的却是当时中原地区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是“郑州制造”的开端和萌芽。 敲敲打打中 “郑州制造”开始萌芽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从距今约300万年前人类诞生开始,至距今约1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结束,这一漫长岁月占有99.8%的人类历史。而距今约50万年以前,中原地区已经有人类...
(2006年7月3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8月7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指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第三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
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90周年大会暨亚洲旧石器联合会第6次年会近日在宁夏举行,专家表示,在现代人起源成为学术热点的背景下,期待在水洞沟遗址的下一步发掘中能够出土人类化石,以更好地判断水洞沟旧石器文化的来源和去向。 位于宁夏灵武市境内的水洞沟遗址因出土了大量与欧洲莫斯特和奥瑞那文化时期相似的石器而饱受争议,其旧石器文化是“本土起源”还是“欧洲传入”成为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