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泉州馆布展基本完成

  昨日,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府文庙展区传来消息,位于惠风堂的泉州馆已基本完成布展工作,将展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在内的16个项目,共计54件展品。

  记者在探馆过程中发现,现场展陈的作品中,既有大家熟悉的德化瓷雕、惠安石雕、惠安木雕、木偶头雕刻、刻纸、影雕,也有平时较少见的泉州通草花·画、泉州彩扎、永春纸织画、丝绸雕、漆线雕等精美展品,正式开馆后,还将结合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VR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观者充分感受非遗项目的博大精深。 □本报记者 蔡紫旻

  设置VR体验区 身临其境感受非遗魅力

  位于府文庙广场一侧的惠风堂古色古香,挂在门口的四盏花灯让这里充满着泉州传统节日的气息。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与核心区,泉州被誉为“多元文化宝库”。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泉州馆的实物展品,均来自市非遗保护中心馆藏,以泉州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项目为主。作为补充,馆内通过大型文字展板形式,介绍了全市大部分国家级非遗项目。

  除了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泉州馆还有两大亮点项目——非遗VR体验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由本社泉州网承建的VR体验馆,采用CGI与360°全景VR技术制作,设有泉州非遗VR体验主厅、泉州世界级非遗VR馆、泉州国家级非遗VR馆三个虚拟展馆,分别展示我市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并可为到场参观者提供VR设备,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泉州非遗的魅力。而非遗传承人们,将在现场展示江加走木偶头制作、漆线雕技艺、惠安影雕工艺及花灯制作。

  较少见项目亮相 参观展馆不妨留心寻宝

  进入展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介绍泉州非遗项目的巨幅展板,展板两侧,惟妙惟肖的泉州锡雕作品《东西塔》犹如“左右护法”,镇守着馆内的珍贵展品。

  居于展馆正中的两排展柜,分别展示了德化瓷雕、泉州(杨氏)锡雕、泉州彩扎、泉州漆线雕等精美作品。

  市艺术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飞跃透露,馆内有不少平时较少见的展品,大家参观时不妨留意一下。他带着记者提前逛展馆时,也对这些展品进行介绍。

  第一眼看到泉州彩扎和纸扎工艺的展品时,很容易将其材质误认为是陶瓷、花岗岩,其实,他们都是纸糊的。泉州纸扎将传统的半平面“糊纸”改革为立体形状,具有了花岗岩般的质感。泉州彩扎有千余年历史,与北京“绢人”、广东“纱灯”并称全国三大美术人形。

  观看泉州通草花·画作品《水仙花》时,水仙花突起的花瓣让画作有了3D效果。大部分人对通草的认知是一种药材,而用通草作画的工艺,起始于晋朝。把通草切成薄片,运用剪、黏等手法精心制作,一幅幅立体感强而逼真的画作就此诞生。

  丝绸雕画技艺采用的是在布帛上创作书画作品的表现形式,由于同时采用布贴画、布堆画、烙画工艺,每一幅丝绸雕画,都无法完全复制。泉州丝绸雕画以“多层套色布雕”为特色,一方面用布的纹理、花色、光泽等材质特点对形象进行着色,另一方面创造性地用布帛的温感效应,利用烙铁对布帛切割、焊接和逐层堆砌,集明清时期的布贴画和现代电烙铁画等工艺特色于一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