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20日上午,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常浩做客东南网演播厅,以“福建文物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交流探讨了“福建文物和福建世界文化遗产现状”、“福建文物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文化保护建设”等问题,为福建省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请傅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福建省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情况。

 

  傅柒生:我们福建的“福山、福水、福天、福地”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多元的文物,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福建文化多种多样,有海洋文化、生态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等,也有很多相关文物做展示、做印证。福建是中国的文物大省,很多人想象不到,福建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在全国位居第十位,有33251处。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跟文化遗产,福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地方,目前有4处。随着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福建在中国和世界上的文化遗产地位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引发关注。

 

  主持人:傅局长介绍了我们福建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那厦门鼓浪屿申遗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傅柒生:早在1985年习总书记在厦门任职的时候就提出有必要把鼓浪屿看作为国宝,要把保护、利用有机地规划起来,所以我认为申报鼓浪屿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要让皇冠上的宝石更加熠熠生辉、让光辉更好地延续下去。

 

  主持人:在申遗的过程当中,我们政府实施了哪些措施来推进申遗工作?

 

  傅柒生:鼓浪屿申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申遗启动以后经历了9年的时间。其实从1985年开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就已经开始。近9年来,我们一直把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重要项目,特别是2008年土楼申遗成功之后,我们就把鼓浪屿的申遗提上议程。2008年以后的4年,把鼓浪屿列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再3年后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再2年后终于在2017年,申报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都非常关注和重视,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福建省文物局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行政专业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让专家现场指导。去年几乎整年都派驻专家住在岛上,指导鼓浪屿申遗,各级的领导也经常到鼓浪屿做现场指导。二是做好协调工作,协调专业团队到厦门,与厦门有关单位一起编制文本,开展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监测展示等等申遗工作。三是做好鼓劲和宣传,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消息和申遗的意义,不断地向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让鼓浪屿申遗能顺利地走上正轨、申报成功。

 

  主持人:可以了解到,厦门鼓浪屿的申遗是一个全方位建设、统筹兼顾的过程,我们各方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在申遗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常主任可以跟我们分享呢?

 

  常浩: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细节,第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申遗文本,申遗文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对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保护管理的一个文本,这个文本前后花了8年多的时间不断打磨。第二个是本体的保护,包括文物的修缮和养护,比如游客经常去的八卦楼、海天堂构等做了保养和修缮。第三个就是实施全岛的环境保护工程,将近花了1年的时间,实施违章建筑的拆除、道路的改造和提升等。第四是加强遗产展示。按照全岛博物馆的概念,建立鼓浪屿遗产地展示系统,建设了鼓浪屿综合展示中心、7个专题馆、3个遗址展示点,在核心要素文物建筑中举办了20多个体现鼓浪屿历史文化特色、不同内容的专题展览,形成了标识性、阐释性、体验式、智能化导览和展示系统。

 

  主持人:文化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应该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一个过程,请两位和我们分享一下应该怎样全面提升全民参与文化保护的意识?

 

  傅柒生:我个人觉得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世界的又是地方的,既是国家的也是民众的。所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应该说是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让全民参与,让全民都能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世界文化遗产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这次鼓浪屿申遗成功以后,老百姓会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中来,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就拿鼓浪屿来说,申遗成功以后,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鼓浪屿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突出价值。鼓浪屿的人文价值、文化遗产是否真正让老百姓去体验、去领略到了?我认为还是有改进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要扩大宣传,让老百姓更好地、更深地、更全面地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背后真正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让老百姓树立起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念。鼓浪屿是一个小岛,只有1.88平方公里,可供游览的面积只有0.6平方公里,这么小的地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各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要考虑到鼓浪屿的文化独特性,要兼顾到游客的旅游体验感,还要关注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愉悦感。所以我们要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平衡点,让老百姓体会到申遗成功后,文化遗产更能够得到保护和利用,更能够让群众得到切身实惠和利益。

 

  常浩:我们一直努力的是遗产保护要惠及原住民、惠及当地群众。比如福建土楼,福建土楼申遗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情支持,也是申遗成功的重要因素。申遗成功后,大家经常去的永定洪坑土楼群,村民的人均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10000元左右,高北土楼群的老百姓也不断回流。百姓收入的增加,应该来说是最直观的效应。对于鼓浪屿而言,申遗时对环境的整治,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肯定。未来还将继续指导当地鼓浪屿遗产管理机构,多举办诗歌节、家庭音乐会等活动,努力还原当地100多年前生活的气息。

 

  主持人:文化软实力带动经济发展,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如何权衡?

 

  傅柒生:世界文化遗产确实存在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寻找这两者的平衡点是个问题。有些地方确实存在重视申报、轻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情况。我们要把这两者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更加重视社会效益而淡化经济效益。文化遗产是要保护和传承利用的,保护为先、保护为大、保护为上,没有保护就不可能有传承和利用,所以我们在处理关系时,一定以要保护为“准星”,把保护放在首位,把保护意识提升起来,把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提升起来,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实际再考虑经济效益,发展经济效益。当然,这两者本身就可以相互有机结合,比如文化遗产能和旅游和其他行业相结合。所以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后,我们不是放任游客无序上岛,而是进行压缩减少,每天最高5万人是比较适合鼓浪屿地区的人流控制量,其中包括1.5万的当地原住民,这样也能够提高鼓浪屿的旅游品质。旅游和环境品质提高了,才能和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相称。同时我们要不断地挖掘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内涵,鼓浪屿有很多文化遗产点,有53个核心要素点,同时鼓浪屿还有故宫外国文物分馆,这些都是很好的参观点,到鼓浪屿去不要“到此一游”,要深刻领会这里的文化、文物的内涵,感受这里的旖旎风光、迷人景色。所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是可以平衡的,提升品质、然后提升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常浩: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我们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尽力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它的社会效益,让我们的群众更好地体验到遗产保护的成果,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对未来更加充满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同时对于社会效益我们也会充分考虑,比如说我们正在打造的三明万寿岩国家地质公园,到那里去,你会感受到福建先民早期的生产生活状态。我们也在不断地提升、改善周边的环境,体现世界遗产理念的实践,让它成为当地市民和村民非常好地节假日休闲和知识体验之所。

 

  主持人:在如今的科技化环境下,文化保护建设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推进?

 

  傅柒生:在当今这种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必须把现代科技和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同时还要宣传好。保护、利用、传承、宣传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互联网。我们应该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互联网、AR、VR等技术来进行展示、宣传文物,让文化遗产也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飞得更高。鼓浪屿的游客每天3.5万人,还有很多人没有机会上去,我们可以用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这些人足不出户也能切身感受到鼓浪屿的魅力,让世界文化遗产鲜活地呈现在群众身边。鼓浪屿的管理每天都有实时监控,关于人流量、热点景点、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能够及时通过互联网自行公布出来,让管理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福建是文物大省,也要通过互联网的科技手段实现向社会的开放与展示。我们正在做“互联网+”中华文明中的文物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收获,让社会各界能更加全面了解福建文物和世界遗产。

 

  主持人:目前我们福建省也有一些网上展厅,将爱国主义展馆、红色文化展馆通过互联网+VR的模式,展示在群众面前,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家里参观浏览这些展馆。对于这种新的宣传方式常主任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常浩:为了加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我们建设了鼓浪屿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包括了931栋文物和风貌建筑、自然灾害气象水文、游客、建设、社区的监测,这个系统也得到了世界遗产专家、各级领导的认可,在全国来看,是一个很好的文物保护实践。近年来鼓浪屿还实施智慧旅游,建立了导览系统、标识系统,创建VR、微电影等,都是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游览鼓浪屿,都能让我们以新的形式接受、体验鼓浪屿的美好。

 

  主持人:是的,互联网对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推介手段。我们也知道福建有非常多的文物和世界遗产,除了鼓浪屿,今后我们还有古泉州(刺桐)史迹也要开始申遗,鼓浪屿申遗成功对福建的文物保护有哪些的推动作用,对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有何借鉴呢?

 

  傅柒生:鼓浪屿申遗成功是对福建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鼓浪屿申遗成功之后,福建的世界遗产就有4处了。鼓浪屿申遗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应该把鼓浪屿申报成功的经验和武夷山、土楼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包括申报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全世界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厦门经验”。同时,“厦门经验”对我们福建省自身的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有引领示范作用。我们福建很荣幸、我们文物局很荣幸、我个人也很荣幸。福建连续两个项目,鼓浪屿和泉州能够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现象。所以鼓浪屿的申遗成功对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引领意义。我们要通过认真总结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的经验,带动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的有效进展。同时,鼓浪屿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以后,跟福建省其他的世界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更多地是要向全省广大人民宣传遗产和文物保护的理念,让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常浩: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借鉴鼓浪屿申遗成功模式,按照世界遗产惯例,接下来我们要认真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文化遗产评估机构的专家现场评估古泉州,明年我们就要筹备参加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会上将决定古泉州(刺桐)史迹是否申遗成功。对于我们福建而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整个文物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的引领作用,比如说,世界遗产的申报,对于地方的主政者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文物领域的抓手,有助于提升地方领导的文物保护、遗产保护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关怀。对百姓而言,也会从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中,得到很好的实惠。对于游客和观光者而言,也同样能够领略到。我们也会把世界遗产的理念,比如“整体保护”“环境和谐”“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科学适用遗产监测”“积极社会参与”等,这些也会更好地应用文物保护工作中。

 

  傅柒生:最后我说一下,申报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个人以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很大的成绩,但是否保护、传承、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才是更大的考验、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小萌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