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后恰逢国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时节,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此时又有许多农民开始忙着收获粮食。然而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农用机械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但是,在没有现代化农用机械的时期,你知道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都是用什么机械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吗?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这深厚的文化历史,还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在新石器时期就以开始使用了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种植农作物。在生产劳作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新农具,革新农具,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用机器的改进、创新,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00-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耒耜和犁——古代播种机械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水平的提高。中国第一部农具专著陆龟蒙的《耒耜经》虽然篇幅很短,但却详细记载了当时江东地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水田耕作农具“曲辕犁”。曲辕犁改直辕为曲辕,犁架变小,轻便灵活,起土省力,效率高,从而改变了二牛抬杠的牵引方法。后来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铁制的耕犁,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

400-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耧车——古代播种器械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己经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400-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筒车——古代灌溉器械


      水力机械也有新的进展,唐代已有筒车,从人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筒车是由竹或木制成的轮形提水机械。竹筒或木筒在水中注满水,随轮转到上部时,水自动泻入盛水槽,输入田里。水转筒车的水筒与水轮联成一体,既是接受水力的驱动构件,又是提水倒水的工作构件,其机构简明紧凑,设计构思巧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车——新式提水机具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簸箕扬谷——简单的手动扬谷农具


      中国的扬谷方法比西方领先大约2000年。在收割和脱粒之后,用这种方法把糠秕、碎稻秆和籽粒分开。簸谷法:随着手腕有节奏的抖动,就能把糠秕与重的籽粒分开。扬谷法:将谷粒抛入空中,最好是在有大风时,这样,糠秕被风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 但这些扬谷方法是需要等到有大风才能采用的,其速度缓慢而又费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扬扇——古代扬谷器


      在出土的汉代陶俑与画像砖石中,一种劳作者双手持握的器具多有出现.根据该器具的形态以及对画像砖石中劳作场景的分析,可以判断该器具是汉代粮食加工中的扬谷器——扬扇. 扬扇,即扬除糠秕的一种风力机械。扬扇也随着人们的需要作出调整,如有两人操作变成一人操作,以及手动变成了踏板脚动等各种变形。宋梅尧臣有《和孙端叟寺丞<农具.扬扇>》诗。扬 扇: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水磨——古代磨粉工具


      水磨是一种古老的磨面粉工具,汉族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磨盘多用坚硬的石块制作,上下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通过下磨盘的转动,达到粉碎谷物的目的。水磨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宋叶适《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吴伯箫《北极星•难老泉》:“这道泉水……除了供应居民食用,可以灌溉三万亩农田,开动一百盘水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水转连磨——古代磨粉工具


      水转连磨,汉族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水磨的一种,流行于江西等地。是晋代长安发明家杜预所创造的一种粮食加工机械。水转连磨是由水轮驱动的粮食加工机械,为晋朝杜预创制。它的原动轮是一具大型卧室水轮,水轮的长轴上有三个齿轮,各联动三台石磨,共九台石磨。也有一具水轮驱动两台石磨的,成为连二水磨。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