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越来越热。然而,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是积极的文化遗产,都必须予以保护。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有利于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精华。从这个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其保护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尺度。

  之所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明确的价值尺度,是因为当前其保护对象和范围有泛化趋势。比如,有些人认为,既然要保护百年以上、有三代以上传承人且目前仍有传人的文化遗产,那么,看相算命也符合这些要求,也应归为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中,也确有看相算命者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民间庙会活动中。这显然没有以明确的价值尺度区分积极和消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误解。

  所谓积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对当今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仍有传承人在继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比如一些精彩的地方戏曲、濒危的民间工艺等。所谓消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一些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陋俗陋习,作为历史遗留物可以见证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社会文化,但对当今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继承和发展的必要。当下,一些地方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旗号,对一些陋俗陋习进行荒谬的所谓文化保护,这只会给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困扰。长此以往,就会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怀疑。

  除了从历史文化价值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别外,我们还需要把握一个“活态”价值尺度。积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具有活态传承性。所谓活态,主要是指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仍有生命活力,有传承人队伍,有适合环境。从历史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时代发展中不断演变前行的,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遗产会自然被淘汰,而一些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文化遗产就能自然传承下来。这是文化生存和发展规律。当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并不能认为其有消极作用,但因为远离民众日常生活需要,即使我们投入再大人力物力去保护,也仍旧无法阻挡其消亡的步伐。对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记录和存档,而非违反“活态”价值尺度强行使其起死回生。我们要保护的应该是那些虽已历经百年沧桑但今天仍然有生机和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实事求是,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不能一厢情愿,更不能良莠不分。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保护,看似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大量糟粕也会浑水摸鱼混进被保护之列,最终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责任编辑:小萌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