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到今天,出现的问题与取得的突破一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何去何从已经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问题。我们多次强调,发展艺术金融要以产业的理念来进行推动,除此之外,当下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存在不少盲目性需要我们警惕。我们讲,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要重视以下几个基本的战略视角。

一、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精神的推动

研究显示,发展艺术金融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关键。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深刻的分化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崛起是一个事实,不仅要在发展中为艺术品市场全球化治理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更要首先做好自己。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育与发展是中国艺术经济融入现代经济与世界艺术经济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也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处在了一个关键性的拐点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中国艺术品市场要想继续做大、做强,以有序发展的姿态稳固地屹立于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艺术金融产业就成为一种必然之举。

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需要世界一流的艺术金融产业,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要想成为世界艺术金融的领跑者,就要在推进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上下苦工夫、下大功夫。一流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没有理由不要求世界一流的艺术品资本市场,但是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是世界第一了,但远不是世界一流,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脚踏实地还不够,更要拿出勇气进行创新。

艺术品是一种另类的财富,它不但具有精神层面的高度,更显示出物质财富层面持久、恒远的特性,在当下的现代经济社会中,我们对财富的计量可能更多地是通过货币的方式,所以艺术品市场不断金融化就成为艺术资产财富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需要整合世界的共同智慧,在艺术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目前我们应重点抓住一条主线,四个关键点。一条主线就是抓好艺术品→艺术商品→艺术品资产→艺术品金融资产这一条红线,来不断推动艺术金融的发展进程。四个关键点就是:①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证、信、保四个大的金融体系的介入与主导,这是艺术金融发展的关键,重点在于突破点与顶层设计;②艺术品市场体系,特别是市场支撑与中介体系的支撑作用是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前提;③艺术金融的对接交易体系的建设与专业化的运营是艺术金融发展的基础;④环境特别是风险意识的培育是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保障。

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一些全局性的问题。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讲有四句话,一是要依靠艺术金融产业自身的运作及其创新能力;二是要依靠艺术品市场的产业性支撑体系;三是源自金融业的融合能力;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与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这四种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深度、广度及其规模。当然,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大的宏观环境是整个产业赖以生存与前行的基础。

当然,在中国艺术金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进一步提升以上四个基本能力之外,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但这一切都有赖于一种市场精神,亦或是市场基础的建设,那就是风险意识的培育及创新精神的维护与提升。看上去是离艺术金融很远的两个问题,在从很大程度上却决定了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能不能做大、做强,甚或是能不能走远的重要前提。

应该注意的是,在当下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创新还是风险意识的培育,都无法离开已有体系的让渡,无法避开管理体制及监管体系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一问题的核心地位及在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重视艺术交易市场平台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平台化建设的意义,最为主要的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发展的需要,一个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需要。平台化建设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发展的发展创新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战略突破口;同样,对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发展来说,平台化建设也极具战略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平台化是实现一条主线,四个关键点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在这里特别是实现艺术品→艺术商品→艺术品资产→艺术品金融资产这一条红线的一个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平台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实现与金融体系及市场支撑体系的有效对接。

一般来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平台化建设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这个平台要有公信力,而公信力产生的基础是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二是要有相应的产业体系的支撑,对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来讲就是要有确权、鉴定、评估、集保、保险等市场体系的支撑;三是要与金融体系相对接,特别是与引、信、保三大金融体系的对接,从根本上建立退出机制;第四是要有专业的运营管理。这是降低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与体系性保障。

三、重视艺术品资产配置的战略地位的认识

在西方财富整合中,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已深入人心。也就是说,在西方艺术品作为投资还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所谓资产配置就是用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来分散资产风险。艺术资本与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度不大,非常小,这也是艺术品适合做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认识与挖掘艺术品资产配置的地位与基础性地位的作用是极为重要,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夯实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可挖掘与培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终端消费能力,提升中国艺术品的终端消费水平。所以讲,如何架构与完善艺术品资产配置的相关认识、理念与运作机制及发展的环境,就成为当下中国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课题。

虽然西方发达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并不一定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但在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提升出的理念——资产配置,是极其重要的,是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学习的。因为我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资产配置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一个必须的战略选择。

资产配置的实施需要有支撑服务体系。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为什么中国艺术品资产配置业务没有推展开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在一个没有办法将艺术品资源资产化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艺术品金融资产配置是没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进行资产配置业务是有条件的,不是我们想资产化就可以资产化的。而这个条件不是别的,最核心的就是支撑服务体系。所谓资产配置的支撑服务体系,简单地讲,其核心就是在支撑服务体系保证下的平台化运营。在这里,支撑服务体系是基础,平台化运营是核心。

在中国建立相应的资产配置平台已成为急需。在中国艺术品投资资产配置方面的探索,重点是搭建有利于资产配置规范运行的的平台。即就是以质押为纽带与金融体系对接,以鉴定评估为纽带与市场支撑体系对接,以具有公信力的平台、专业的运作团体及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市场对接,开拓了艺术品市场及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新的局面。

四、架构与发育风险结构化承载体系与机制

在与金融体系的对接过程中,如何分析与研究金融业中风险控制的过程与相应的承接机制,从而构建有效的艺术金融风险结构性传递体系,丰富与完善有关的风险承载主体,就成为当下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与突破口。特别是针对与金融业风控要求而设立的艺术品预收购机制及其承载主体,以及艺术品担保机制及担保承载主体,就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艺术金融业作为一种具有特质化的金融业必须正视金融业风控的内在规律及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机制及相应的创新,且不可只顾艺术品特性而忽视金融业风控的基本规律与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脚踏实地研究与构建艺术金融流程链及艺术金融风险控制的闭环系统,从而真实有效地推动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健康永续发展,拒绝以创新为名,肆意破坏金融业有关发展与风控的内在核心与基本规律。所以,积极发育与架构相应的风险结构化承载体系与机制,当下,应大力发展预收购及担保机制及其主体,已成为极具战略与现实意义的举措。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