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王菲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关于越窑的涵义,最常见的有二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越窑窑址分布在古越国范围之内,因此,越窑的“越”为越国之“越”;多数学者则依据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认为唐代通常以州名窑,越窑为唐代越州窑的简称。《秘色越器》诗中赞美的越窑秘色瓷是上林湖窑场所产的秘色瓷,这已为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实,笔者认为越窑是对唐代上林湖窑场为代表的“越州窑”之简称。
“秘色瓷”为上林湖窑场所创制。对于它的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涵义。“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此后在历代文献中亦屡见不鲜。[详细]
越窑的装饰特征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详细]
青瓷的人物塑像虽没有秦始皇陵陶俑那样的雄伟气魄,也没有唐三彩俑那般的华丽色彩,但它却以小巧玲珑的造型,变化万千的仪态和丰富深遂的内涵而在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千恣百态的青瓷人物塑像多出现于青瓷佛寺罐和塔式罐上。三国西晋时期,塔式罐上的群体胡俑,造型尤其生动活泼,常见有杂耍、舞蹈、跪拜或伫立等情形。杂耍的胡俑多用捏塑法成型,姿态灵活多变,经常见到是抛丸、倒立等形象。[详细]
唐代早期越窑瓷器纹饰并不多见。唐代中期纹样明显增多,有鱼纹、荷花、荷叶等。荷花变化丰富,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五代越窑植物纹有仰覆重莲瓣纹、荷纹、波浪纹、龙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罂等的腹壁,盒的盖上。北宋早期,陶瓷的花纹明显增多,花卉纹有莲瓣、牡丹、菊花、团花、波浪、龙纹、鹦鹉纹。北宋晚期,无论是纹饰的装饰还是题材均明显不及以前。[详细]
越窑青瓷成熟后,产品在全社会被广泛接受,产业不断扩大,产区覆盖浙江全省,并迅速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为后来的“南青北白”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一直成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窑系之一。越窑长期积累的工艺和技术,对后起的制瓷业,如龙泉窑、南宋官窑、耀州窑等,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详细]
1981年8月24日,在一场暴雨后,法门寺十三级宝塔突然从中裂开,半边轰然坍塌。1987年4月3日,在重修原塔清理塔基时,无意中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唐代地宫。在一块名为“衣物账”的石碑上,撩开了秘色瓷神秘的面纱。[详细]
秘色瓷具有千余年的历史,它的优雅大气体现了人们在历史演变中凝聚的生活理想、民俗心理、审美情趣和艺术传承,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蕴藏着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一种一脉相承的美学理念。[详细]
除了器型特征,胎釉也是瓷器鉴别中的重要依据。越窑瓷器主要是青釉,也有少量黑釉瓷。早期越瓷的青釉色不稳定,同窑同烧的瓷器,甚至同一件器物,釉色有深有浅,泛绿、泛黄、泛灰现象普遍,纯正的青色反而少见,自唐代起,采用匣钵装烧,这种情况有所改善,然而唐代的器物中依然有青黄和青绿釉色,北宋的器物中还有泛蓝灰色的。[详细]